卓序 德马集团总裁
20年中国制造的里程碑
2016年是MM《现代制造》杂志中文版创刊20周年,而我与弗戈工业媒体的肖捷女士相识也有20个年头了,这可以算作我与MM《现代制造》之间的缘分。我与肖捷女士初次见面是在20年前的一次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那时,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中国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制造能力。在展览会上,我与肖捷女士就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如何赶超等话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大家当时都非常感慨:中国制造何时能够接近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这也正是当时中国制造的目标。那次展会不仅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中国制造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让我与肖捷女士成为了朋友。之后,我创建了德马公司,2017年德马即将迎来20周年的生辰。20年,这是一个机缘,更是一种见证:从20年前的那一刻开始,大家都怀揣着让中国制造变为全球制造的梦想,在共同奋斗,不断追求。
20年一路走来,中国从最开始的依靠低劳动力、低原材料成本,加上勤劳勇敢的品性,创造了中国制造的神话。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正是因为这种粗放、低附加值、依靠追求低成本的发展路径,中国制造给全球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冲击和不良的影响。一方面,这种不以价值为导向的产品阻碍了技术的创新,使得企业无法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低价竞争更损害了全球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回首20年间,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
现如今,中国的企业无论从厂房、土地、设备还是人员方面都发生了巨变。许多中国企业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条件不但可以与全球同行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产品及品质也可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样,20年的时间里,德马通过不断地努力与创新,也成为了一家中国物流自动化输送分拣领域的领导企业,并且开始走向全球。
三大挑战从容应对
对于过去的回顾,我认为并不需要多言。放眼未来,才是关键。
1.产能过剩
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以及全球经济的下行,在经过拼命扩充产能和低价倾销之后,早已把“胃撑大”的中国企业,未来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将是产能过剩。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通过产品品质和价值的提升。在德马,我们一方面把工厂的生产工艺升级,同时还将研发和服务放大。
以前,在研发时我们偏重于设备本身的技术提升;而现在,如何将产品更好的应用,更好的实现人机协同,将成为德马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售前,我们关注如何让系统规划更合理,让产品在系统使用中发挥更大作用,把用户的投入发挥到极致;在售中,我们关注如何能够将一个项目有机、快速的完成;在售后,我们会帮助客户将产品使用好,保证最小的故障率,实现良好的人机互动。相比仅仅关注于产品的做法,深度关注产品实际应用细节将使我们给于客户的价值得到更全面的体现。今天的德马已经成为了一家“制造+服务”型企业,未来,德马研究院还将会持续加大对产品应用层面的关注。
2.缺乏创造、创新和创意
缺乏创造、创新和创意,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又一大挑战。就德马身处的物流自动化装备行业而言,大多数所谓的创新几乎是伪创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前大部分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应用,基本构造等方面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性能在不断提升。而我们的创新几乎都是“依样画葫芦”,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这类创新的产品表面似乎与进口产品相同,但实际存在很多问题,既影响了客户的使用,又为售后工作增添了很多麻烦。
我们认为创新的载体可分为三种:其一是大学院校的基础科学创新,然后再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第二种是小微企业中颠覆性创新,这些创业者骨子里带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加上一个类似于硅谷的聚集高新技术的平台,富有创造力的小公司将颠覆性产品和技术创造出来,再将他们出售给具有应用能力的大型企业,推动大行业的转型。第三种是传统的一般工业领域的创新。基于此类创新,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德马在走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和前面说的“伪创新”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国际技术合作的基础之上,和国际先进的技术团队一起创新,共同实现技术突破。德马本着诚信、开放的态度,找到了将自身打造成世界领先水平的方法。
中国物流技术装备行业到目前为止产业层次还没有真正表现出来,企业拼命打价格战,没有真正从战略和财务上对技术创新进行考量。而德马持续的创新战略举措已初具规模,每年有5%的销售额用于创新研发(2016这一费用约为3千万)。企业必须具有规模,才可能持续不断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发展规律。
3.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增加
当前的市场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核心的表现是: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更加凸显。对制造的要求并非以前的大规模生产。对于依靠规模效益的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做到既能够规模又能够定制,也会是一个挑战。
个性与规模的关系,正是智能制造要解决的问题。在工业领域,既要定制,又要低成本,这就要大规模定制。其实这一理论早已出现,现在随着基础条件的成熟,大规模定制已经可以实现。如同著名的乐高玩具,它的基础模块可以规模化生产,而搭建出来的成品又可以多种多样。模块的颗粒度越小,满足客户需求的丰富度就越高。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客户需求度都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中国制造赶超世界制造的突破点也正在这里。由于国内外存在的差距并不大,中国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谁更重视这一点,谁就有可能取得先机。
智能制造是德马一直努力的方向,我们首先将自己的工厂升级转型成智能制造的生产基地,在升级转型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最终打造出中国物流技术装备领域首家示范工厂。第一阶段的成果将会在2017年呈现给大家,届时欢迎各界朋友来到德马参观交流。
走出去是必由之路
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从品质和性能上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达到了中上水平,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而言,能否走向全球最重要的不仅是产品本身的质量,而是要在做事方式和战略上进行改变。
首先,中国企业家必须具备全球视野。所谓全球视野,是指我们需要关注当地市场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与当地企业的共同成长。其次,要使用当地资源,充分与当地人融合,发掘本土人才,组建本土团队,这是成功的第二步。最后则是服务,产品是一部分,但服务更重要。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能是一本服务手册、一种培训体制等等,但这些都需要花费精力去投入。中国企业很多并不重视这方面,这就意味着这家企业的服务能力低下,服务无法复制和传播。这些都是中国企业面对未来急需改变的。此外,再加上对各国文化的充分理解,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聚点,中国企业必定可以实现走出去的目标。
企业走出去是中国工业走向新高度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中国企业与全球市场更好的融合。通过走出去,也使得中国制造能够为全世界经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鉴于企业情况的不同,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脚踏实地,逐步完善。我相信:走出去的企业未来将会变成今天在中国的那些跨国企业,未来中国会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跨国企业。这将是中国工业成功的一个标志。德马也在身体力行当中,虽然有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是我们仍旧一往无前。
写给MM《现代制造》
MM《现代制造》伴随着中国制造、中国工业和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一路发展成长。它既是一个传播者,又是一座桥梁,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入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先进产品和优秀企业带到国外。作为中国制造业20年发展进步的见证者,MM《现代制造》见证了一大批企业的成长,德马也身处其中。希望MM《现代制造》未来能够发展的更好,更希望作为见证人和桥梁,MM《现代制造》能够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实现全球化,见证更多的中国企业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优秀企业。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大环境整体上还处于经济紧缩的状态,但品牌历史悠久的起重行业翘楚——科尼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把工作和规划做到前面,在低迷中寻找商机,在新行业中挖掘生机,无论产品销售还是工业服务都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态势,这不仅得益于对市场环境的准确判断,也是对自身业务的良好布局。听科尼集团东北亚区总裁陈清波先生谈时局,聊创新,话低碳,看未来,不仅是一种工作分享,更是一种高价值的思维启迪。
作者:何发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