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2024 CeMAT ASIA 的成功举办,不仅是物流装备行业技术创新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陆大明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以其深厚的行业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了中国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蓝图。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陆大明
据统计,本届展会规模和参展商数量均有所增加,展商共有900多家,分别来自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机器视觉、工控产品、输送分拣、物流机器人与AGV、叉车及配件、包装设备及托盘周转箱、工业级无人驾驶、脚轮和起重等物流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优质展商。陆大明先生指出,展会规模的扩大,显示出行业的凝聚力和对平台的认可,许多企业在展会上展示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电子商务等下游应用领域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的涌现,我国智能物流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叠加机械制造、传感定位等技术的日益成熟,进一步推动国内智能物流装备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容。
陆大明先生提到,物流装备行业正经历技术升级迭代,市场的需求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展商们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研发出了许多新产品,如密集存储、人工智能赋能和大数据赋能等,这些都使得物流装备更加智能化,提高了效率和性能。他强调,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已经从跟随者转变为创新者,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某些产品的性能指标甚至已经超越。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充沛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数据土壤,未来数据也将成为物流技术装备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物流企业可以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提升物流效率和运作质量。同时,数字化转型将促使物流装备企业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的合规和可信度。
在谈及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时,陆大明先生认为,中国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以及智能制造的需求推动。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制造系统产业链,在各细分行业发展了一批研发设计能力较强、项目经验较为丰富的企业。国内物流装备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凭借定制化高、性价比高、服务响应及时和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市场份额在逐步扩大,技术和经验丰富的企业在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维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接近国际水平。
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应该抓住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日益成熟的机遇,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陆大明先生强调,企业应该培育品牌,通过高端化提升产品参数指标和外在形象,增强用户信任。智能化的发展则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从规划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仿真,提高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绿色化则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回收过程中都要考虑到环保和节能。
最后,陆大明先生对中国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他建议企业之间应避免内卷,差异化竞争,开发更多应用场景,改变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同时,行业需要有远见的专家指导,避免盲目跟风, 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目标,中国物流装备行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创新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