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崛起山东最大“陆上港口”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MM物流
发布时间:2010-10-11
胶州崛起山东最大“陆上港口”
山东省境内唯一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日前在胶州市投入运营,这意味着中国第二大口岸青岛,继拥有强大的海上港口、空中港口之后,又崛起一个规模庞大的“陆上港口”。
专家分析,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的运营,将使在唐宋时期即为全国五大通商口岸的胶州,重现商贾云集的繁盛景象,并进而深刻地影响整个山东半岛的产业结构调整。
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成本优势将吸引日照港、烟台港的集装箱运输向胶州转移
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是铁道部在全国建设的 18 个特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也是全国第 7个投入运营的中心站,占地面积 1811 亩,集装箱作业区面积 1001亩,预留铁路局整车作业区面积 810亩,平面布置采用横列贯通式,站线铺轨 23.83公里,桥涵 17 座,项目总投资 8.7 亿元。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青岛港和山东沿海各港口,承接青岛老港区、青岛前湾港区以及烟台、威海、日照、石岛等港口集装箱铁路车流的储存和编组。中心站远期规划主箱场装卸作业区线束4 个,每线束设装卸线2条;近期设 2个线束及相应的堆场铺面。
按照规划,2011 年青岛中心站运量总计划为 80 万标箱、2015 年为 160 万标箱、2025 年将达到 300 万标箱,按吨公里 2.1元、每箱平均运距 1000公里计算,到 2011年,青岛中心站仅运输环节即可实现年运营收入 16 亿元,税收 8000万元;2025年4条线束满负荷运营后,年运营收入可达60亿元,税收3亿元。
在运营上,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将采用车辆号牌和集装箱箱号自动识别系统,集装箱运输车辆可实现不停车进出站。同时,站区内将陆续开通海关、商检、动植物免疫检查和边防检查窗口,实现所有进出口货物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集装箱可直达国内、国际各铁路站点。
项目落户地——北关街道办事处位于胶州市城区北部,是“全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 1000 强”、“青岛市地方财政收入十强镇”、“青岛市民营经济十强镇”。2009年,北关投资600万元建设了物流中心核心大道台塑路,并高标准进行了亮化、美化,全面提升了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的大项目承载能力。2010年7月,开工建设了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物流大厦,将于2011年5月份投入使用。
站在服务于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高度,胶州市结合区位、交通优势,综合各方面有利因素,以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为核心,在北关街道办事处规划建设了占地4 平方公里的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经山东省经信委及青岛市政府批准,该物流中心成为山东省重点发展物流园区,山东半岛最大、青岛市唯一的陆路综合物流中心。
数据显示,当运输距离达到1000公里以上时,火车运输集装箱成本只有汽车的三分之一。中心站的成本优势将吸引日照港、烟台港的集装箱运输向胶州转移。不久的将来,胶州将发展成为青岛市国际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以多式联运为特色的陆路综合物流中心、山东半岛重要的陆路口岸、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重要的货物中转与分拨中心。
“磁铁”效应将带来“不打烊的繁荣”胶州服务业产值至少由此提升 10个百分点
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众多物流企业、加工企业、专业化市场落户胶州。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项目加上这些物流企业的入驻,给胶州带来的将是以仓储物流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不打烊的繁荣”。据估算,这些现代服务业的“潜力股”运营后,胶州服务业产值至少提升10个百分点。
受青岛中心站吸引,早在项目开建之前,中国物流公司、青岛兰天钢管物流等 20余家大中型物流企业纷纷扎堆胶州市北关街道办事处,“抢滩”入驻这个全新的物流集聚区,拉开了胶州奔向山东半岛物流中心的帷幕。
中国物流公司则在此总投资 4.2 亿元开发综合性物流项目,将建设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同时利用其在境外的物流基地,建设连接东亚与中亚的大型物资集散、分拨基地。
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项目不仅集聚了众多的物流企业,大量进出口生产企业也闻风而至。青岛康森纤维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人工草坪,产品 80% 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最初设立在山东内陆,后来受胶州发达物流条件的吸引,落户胶州北关街道办事处,实现了当年洽谈、当年落户、当年投产、当年扩产,全部达产后年生产能力达9000 吨,可实现销售收入 2.25 亿元,利税2600万元。
在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的拉动下,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正筹划以青岛中心站为依托的生产资料专业化市场。据悉,铁路中心站投入运营后,周边500 公里半径内的集装箱,将全部通过这里发往世界各地。届时,木材、棉花、钢材、农副产品等来自国内外四面八方的货物,将在这里配送,生产资料专业化市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设的。据悉,胶州目前已有数个这样的专业化市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运作中。
“叠加”效应将引发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革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的趋势逐步增强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青岛“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依托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胶州市打通了“陆海统筹”关键节点。
胶州地处山东半岛咽喉要冲,在山东半岛拥有三大中心地位:一是内陆地区进出山东半岛的中心,二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物资配送中心,三是处于山东半岛港口群的中心位置。整个山东半岛有26 个主要港口,其中仅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大港口,吞吐量超过6亿吨。港口群为处于中心位置的胶州,既带来了物流也带来了人流,可谓人财两旺。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其中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名列其中,作为青岛市三大物流园区之一的胶州湾国际物流中心,依托全国 18 处中心站之一的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连接山东沿海各港口与内陆各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为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海”联运搭建了一条物畅其流的通衢大道。
“陆上港口”给胶州带来的是一种“叠加”效应:不仅可促进公路铁路联运发展,打通海铁联运的瓶颈,为胶州乃至山东半岛的物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更为重要的是,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将为胶州市乃至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一次新“革命”。
截至目前,胶州市有注册企业 89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2家,作为企业经营中的关键一环,物流成本被高度关注。“以前,内地出口的集装箱货物,需要通过汽车转运。胶州及各地的货物运至青岛等各港口之后,还需要进行异地报关,之前装好的货物必须重新开箱检验,繁杂的流程也要耗用不少时间。”胶州北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孙晓兵说,“中心站出口货物可直接在胶州货运始发点办好出境手续,集装箱实现本地装车、本地报关,以简化操作流程。从全国各地到胶州的货运时间至少可缩短一半。”
货运时间被缩短,直接带来物流费用的降低。孙晓兵表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胶州乃至半岛地区发展国际贸易的障碍。集装箱班列被誉为“绿色交通工具”,随着集装箱班列的开通,今后汽车远途运输将被取代,并可有效实现铁路和其它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据测算,铁路集装箱运费将比公路汽车中转运输减少一半左右,并且避免了汽车运输松散、低效、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
有资料显示,400多家在华投资的世界500 强企业中,90% 左右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而中国企业的物流外包比例只有 16%左右。专家认为,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可以得到双赢结果。一方面,制造业将物流外包,物流业将有更多机会得以从提升客户供应链运作效率,甚至优化客户商业模式的角度提供更多服务;另一方面,制造业可以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中。
随着中国铁路集装箱青岛中心站的落户,目前胶州更多的制造企业开始谋划与物流企业联手,从供应链角度整合上下游企业的物流活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的趋势逐步增强。在物流中心周边,西班牙塑机、丹麦艾法史密斯机械、新华昌集装箱等制造企业如众星捧月。1—8月份,胶州市机械装备、食品加工、服装鞋帽、木器家具四大制造业集群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1% 、30% 、28% 和29% 。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