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蓝色引擎启动再造海上山东

发布时间:2011-02-14
分享到

在未来发展中,山东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希望在海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将用“蓝色引擎”全面引导各方面的建设,吸引世界的目光。11日,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费云良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我们要发挥示范作用,没有例子可以借鉴,只有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在责任中前行。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这是曹雪芹写出《红楼梦》的过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虽不是批阅十载,但绝不止增删五次。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搞《规划纲要》,单单《规划纲要》至少修改了七八遍。”费云良说。

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这期间,省委、省政府运筹帷幄,省蓝办、省直部门、沿海7个城市的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围绕规划纲要,我们搞了26个专题规划和7个城市的规划,还委托国家部委的研究部门做了5个重大课题的研究。”

因为太不容易了,所以印象深刻。费云良清楚地记得《规划纲要》完成的日子,“2010年4月19日!我们每一个同志都不会忘,《规划纲要》完成了!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进行深度研究论证,并向国务院报送,将山东、浙江、广东三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在得到国务院同意后,2010年7月9日,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启动工作会在青岛召开。会后,我们按要求在《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展开了正式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了吸取社会各方精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还聘请了31个全国一流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多次听取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可以说,《规划》的出台,是集各方面智慧之大成。”

费云良说,省蓝办起草组共有十几个人,在《规划》出台前都没有休过一个囫囵的星期天,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干到深夜,同志们没有一句怨言。

“姜异康书记非常重视《规划》和《试点工作方案》的起草工作。去年8月中旬,我们拿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方案》初稿,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姜异康书记四次亲自组织有关人员,与我们面对面,逐条修改。书记亲自动手,可见重视程度。凡是涉及重点政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姜异康书记和姜大明省长都亲自过问。光研究政策的背景材料我们就整理了80多条。比如说,打造东北亚航运中心,这种提法是否科学,要把相关论据说清楚。”

费云良还透露了一个细节,《规划》上报国务院后,国务院办公厅又提出了120多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我们的几位处长在北京,几天几夜加班,其他同志在济南调度情况,密切配合,写出了上万字的解释资料。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也看到了国务院官员工作求真务实的作风。”

差异化战略突破同质化

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规划》还未出台,关于同质化竞争的发展隐忧就如影相随,质疑者有之,宽容者有之,观望者亦有之。对此,费云良明确表示,要通过差异化战略,突破同质化竞争。

“我们在起草《规划》时就注意避免同质化竞争。我们沿海各市都有自己的港口,有青岛、烟台、日照三个亿吨大港。对港口的整合,目标是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围绕港口的业务进行整合。比如,青岛港和日照港的集装箱业务已经进行了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

费云良对各港口的优势和特色如数家珍。“青岛港要发挥输油码头和集装箱优势,日照港则要发挥深水大港和矿石码头优势。对于烟台港、龙口港来说,优势也很突出,可以发挥与东北、天津、环渤海地区的物流衔接作用,比如,我省要建自己的煤炭基地,从黄骅港、秦皇岛过来的煤炭,烟台港、龙口港可发挥作用;在中日韩轮渡的建设上,烟台港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在,大连到烟台的火车轮渡已经运营几年了,效果很好,这样从东北南下的货车可以省1000多公里的路程。下一步发展中韩海上轮渡,韩国方面态度很积极,他们还做出了仁川到威海的海底隧道规划。从长远看,这对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大有裨益。”

费云良说,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山东要按照“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信息共享、产业联动”的原则,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

“实现‘五同’需要做大量细致的落实工作,比如说电话区号统一,这需要国家工信部和通信公司的支持,不是一句话的事。思路提出来了,但落到实处还要协调。毕竟,统一电话区号会使相关公司的效益受到影响。”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费云良反复强调,一个规划制定出来不容易,落到实处更难,需要坚韧不拔地去做工作。“比如在烟台搞海洋产权交易所,说出来很容易,但人才、技术、资金、场所有没有呢?尤其是人才和技术。规划提了一句话,要落实好,后面有大量的工作要跟进。就是与上海开证券交易所一样,这是一个新的东西,从来没有过,如果成功了,中国用海指标都在这里交易,像股票一样,都要从这里买指标,这是了不得的事情。但要做成做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蓝色引擎已然启动

200个项目将进京推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对每一个投身富民强省建设的齐鲁儿女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在全国是第一个。”费云良表示。

但机遇并不专属于山东。“除了我省,浙江、广东也是国家规划的发展海洋经济的试点省份,虽然他们还没有批准,但已经使我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广东的海洋经济占全国第一,我们第二,浙江的实力也不俗。北部的辽宁沿海已经提出了五点一线,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大家都围绕海洋各出高招,大做文章。这对我们形成了挑战,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费云良说,因为是第一个,所以我们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只能集各方智慧和力量,精心探索,在责任中前行。“我们的战略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按照《规划》要求,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为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一个利国利民、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比如说九大集中节约用海区开发,靠海边的老百姓都会受益;海陆联动、城乡一体、诸多大项目落地,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内陆10市报了28个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内陆的老百姓也会受益;在沿海各市建设海洋专科学校,孩子将有更多的上学机会。”

“蓝色引擎”已经启动。费云良说,国家给了66项重大政策和事项,这些政策支持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兴奋点,燃爆市场。“比如在潍坊搞海洋经济专科学校,在东营搞碳汇交易所,在长岛搞旅游度假岛,在荣成好运角搞旅游度假岛。在资金、税收、用地、用海方面国家也给了许多政策支持,将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

费云良还透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必将为中外客商提供新的投资置业机会。本月18日,山东省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恳谈暨项目推介会。“我们从7城市上报的项目中,筛选了200个大项目,到北京去推介。这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景好,项目大,总投资额高达 8500多亿,涵盖了海洋第一、二、三产业,将助力山东经济加速腾飞。”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