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全球起重机峰会上,徐工机械副总裁、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川提出了一个观点——未来全球移动式起重机的发展就是一个深度融合的过程。他指出,整个深度融合的过程将包含以下五个关键形态:逐步融合超大型起重机产品创新与应用设计,逐步融合中国大型移动式起重机与重点工程,逐步融合科技创新、客户需求与国际资源整合,逐步融合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逐步融合产业发展与企业公民责任。
徐工机械副总裁、徐工重型总经理陆川在起重机峰会上进行“深度融合”主题演讲
一、超大型起重机产、学、研、用深度整合
伴随主机制造企业积极主动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工程应用领域的深度融合,更多类似于徐工3600吨履带起重机联合开发模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进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在主机企业的推动下,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院校、制造企业、用户单位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将更加成熟,而在这种模式下孕育的产品,在各国家重点工程都有优秀的表现。在这方面,徐工发挥了引领者的作用。
二、中国大型移动式起重机与重点工程实现深度融合
2011年6月,徐工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首轮应用满分交卷;2012年6月8日,徐工2000吨履带吊广州石化工程满负荷吊装显神力;2012年,8月1日,泉州炼油项目徐工2000吨履带起重机挑大梁……
除了2000吨以外,徐工千吨级更是硕果累累:2011年底,1000吨级履带吊山东青岛三天两次满负荷吊装成功,完美首秀;2012年4月17日,徐工千吨级履带起重机进军海洋工程吊装领域;同年5月15日,在山东蓬莱,徐工千吨级履带起重机再发力海洋工程,开创“三之最”……
此外,800吨在青岛、鹤壁、大同连续作战,经历风电、化工项目工程的多重考验,500吨已成为常规产品,至今已在河北、山西、天津、福建、山东、湖南、江苏等十五个省份,风电、石化、港口、桥梁、铁路、大型结构件等10多个行业工程中完成了共计百余项重点工程……
数不胜数的大型工程、一次次成功的实践,徐工完美实现了中国大型移动式起重机与大型工程的“两大”深度融合。
1000吨海洋工程勇显神力
三、科技创新、客户需求与国际资源深度整合
伴随着国内外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未来格局将注定不再受国家边界、技术壁垒的限制。决定企业地位的,将是企业在国际市场资源、利益再分配过程中的战略取向和战略执行力。
目前国外起重机企业正在快速的融入中国。利勃海尔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进军中国,进入二十世纪初期特雷克斯、多田野、小松等国际大牌起重机企业也迅速挤进中国。今年马尼托瓦克也适时推出了“赢在中国”的计划。至此,起重机的国际巨头纷纷强势进驻中国。
2000吨履带吊泉州吊装-荣当主力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快速布局全球,通过投资、本地化服务、推出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全力抢占国际市场。徐工、北起、柳工、中联、福挖等品牌均在不断地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徐工集团,去年一年仅汽车起重机就创造出口总额19亿元,占全国其汽车起重机出口总额的65%。
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深度融合
中国起重机行业要实现与国际接轨,不能只依靠起重机制造业,包括零部件制造的能力提升,还需要下游吊装行业在施工工艺技术上的革新、吊装管理上的创新,以及使用者技能、意识的全面提升。在领先企业的推动下,以提升吊装行业技能为抓手,带动下游产业整体应用实力提升,推动吊装行业升级的氛围已非常浓厚。在这方面,徐工通过推动全国吊装技能大赛、编撰《大型设备吊装工程实用手册》、操机手培训基地等率先做出了积极而有成效的尝试。
五、是行业发展与企业公民责任的深度融合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在全力承担这种责任,无论汶川、玉树还是云南,以及影响到社会正常运行的大小事故,到处可以看到起重机快速施救的场景。一个个在起重机企业关注下的希望小学,公益、援助等项目,也在建立并发展壮大。
总之,深度融入,正成为移动式起重机行业产业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变化。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