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 中信重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3-08-01
分享到
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化危为机,谋定而后动,以创新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稳步实施流程再造.以此为标志公司在新的高度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的大背景下,中信重工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利润指标稳定增长.

谋定而后动中信重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中信重工与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的年产15万吨褐煤提质成型生产线。(黄政伟摄)

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化危为机,谋定而后动,以创新推进企业战略转型,稳步实施流程再造。以此为标志公司在新的高度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的大背景下,中信重工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利润指标稳定增长,企业运营呈现出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中信重工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持续创新推进转型发展

伴随2004年以来的“二次创业”,中信重工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由工厂制到公司制、由生产型到研发型、由内向型到外向型的“三个转变”。公司的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装备制造业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战略转型期。

曾经不断超越自我,执著追求企业发展的中信重工,在这场历史性的大变革中毅然决然选择了新的战略转型。即:在内涵上,从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在商业模式上,从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转型;在外延上,从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这次转型的战略目标在于不断构建公司新的生命曲线,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谋求新的发展。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一次新的战略转型,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不仅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们在未来发展中能否拥有新的引擎,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在市场风云变幻中能否立于不败。

这不仅是中信重工谋求自身发展的战略抉择,更是一份引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迎接国际挑战的责任与使命。

中信重工以“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持续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最根本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即由单纯的生产制造模式转变为“核心制造+成套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工业项目最优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

着眼于系统创新,中信重工构建了集工程成套、产品技术、制造工艺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营销模式,大力实施技术营销一体化战略。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发挥生产指挥中心智能化生产组织平台的作用,实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创新服务理念,建立起用户服务、大客户服务、备件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客户服务体系。集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外资企业的创新活力、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为一体,形成了中信重工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基于“以人为本,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人才理念,中信重工创新人才使用管理模式,推进人才工程,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为企业源源不断提供持续创新的动力。

技术先导成就竞争优势

坚持技术先导战略,中信重工站位高端,瞄准前沿技术,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优势,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三位一体”技术研发体系。

为支撑“三位一体”研发体系,该公司建立了工业实验室、数字模拟实验、国际技术标准和基于云计算的技术研发等四个研发平台。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清华大学等20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了广泛深入的项目合作。设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形成了国内外、产学研联动集成创新的开放式研发格局。建立了技术专家、学术带头人、优秀技术人才梯队,打造了一支包括外籍专家在内的高素质创新团队。

2012年,该公司通过与SMCC签署独家买断其知识产权的协议,从而迅速成为全球最先进的选矿工艺技术服务商。公司首创的低温介质余热发电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并向多领域纵深发展。形成了以水泥余热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烧结窑余热发电及硅冶炼炉余热发电为代表的低温介质余热发电技术。该公司集新型干法水泥、余热发电、矿渣微粉、城市垃圾处理为一体的绿色复合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推向市场。组建变频技术研发中心,高起点开发高压变频技术装备,向电力电子高新技术跨业发展。

为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中信重工开发拥有了“年产千万吨级超深矿建井和提升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年产千万吨级移动和半移动破碎站设计及制造技术”、“日产5000~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成套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双压纯低温余热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成套工艺及装备技术”、“日产 800~1200吨低能耗智能化活性石灰成套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利用水泥生产线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等20大项核心技术。目前,该公司正加快垃圾处理、干熄焦和烧结矿余热发电、硬岩掘进机、复合绿色水泥成套、褐煤提质等项目的产业化推广,强力推进高压变频技术的开发应用,以核心技术的突破做大做强自动化产业,培育公司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新兴高技术领域。形成了中信重工大型化、高端化、集成化、成套化、低碳化的绿色产业新格局。

为实施技术先导战略,该公司在技术人才上构建了由一线技术人员、首席设计师与首席工艺师、海内外首席技术专家和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形成的多层次技术研发团队。4 月,聘任美国专家任职公司热加工CTO。5月,聘任9名在公司各产业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领军人物为第一批首席技术专家,进一步深化“人才工程”,构建高端技术创新团队,激励企业创新发展。6月,外聘公司首席技术专家6名,持续提升公司在热加工、选矿工艺装备、变频控制、水泥工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借力高端智力资源,公司组建成立了以刘院士为主任委员、钟掘院士为副主任委员的由13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顾问委员会,形成了一支集业内各领域科学泰斗组成的高层次专家团队和高智力创新载体。

公司建立制度机制,通过荣誉表彰、年度创新基金、重大研发项目招标、科技进步奖、固定津贴加年终技术奖励等多种手段和方式,有效激励科技人才各尽其能、创造价值,为实施技术先导战略、形成竞争优势提供了强力支撑。

围绕2013年签约的8项重大研发项目,中信重工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推进新技术产业化速度,取得重要突破。上半年,公司完成新产品试制13项,新产品鉴定1项,获得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公司首个国家973计划课题———“大型磨矿设备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公司获评河南省优秀创新型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覫5米硬岩掘进机全面进入总装调试。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套10kV高压变频器顺利完成设计开发及出厂测试,6kV高压变频系统试制基本完成,成为公司上半年技术研发的最大亮点。变频产业已经成为公司全新的产业板块,在手执行的已经有15套变频订单,下一步将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推广。

人才培育模式的不断创新,技术创新平台的持续完善,一批科研项目的陆续突破,使得中信重工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进一步提升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成套服务驶向经营蓝海

成套服务,是“十二五”发展战略性的抉择,是中信重工未来发展之路。这不仅是简单的商业模式转化,而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意味着深层次地、根本性地转变企业的发展模式。

依托技术、装备和品牌优势,中信重工致力做多领域、有特色的成套服务商。目前,公司基本形成了水泥、石灰、余热发电、球团、干熄焦等板块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均衡发展的格局。2012年成套产业占公司订货总量的53.27%,实现收入占到营业总收入的27.36%,有效拉动了经营规模和效益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以高端制造和成套经营为突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中信重工在国内外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下保持稳健前行的坚实基础。

围绕核心制造,公司建立和完善用户服务、大客户服务和备件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客户服务体系,致力于与客户形成长期战略合作联盟,为其提供深度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服务增值。今年2月,深度融合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公司新型客户服务体系投用。依托这个平台,中信重工可为远在天边的客户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姆式的优质服务,实现从传统服务增值理念向现代服务产业的转变,打造服务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客户体验到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

依托新型客户服务体系,中信重工在全球推出自己的服务品牌,并率先在SINO铁矿项目和巴西取得突破。将服务作为一个独立产业,以国际服务、国内客户运行监控、客户系统设备升级改造为切入点,中信重工将努力把服务产业打造成公司新的增长亮点。

成套市场上,公司中标福建海峡水泥余热发电项目,签订内蒙古新隆顺特钢、山西中升钢铁矿渣微粉工程主机设备,并总包乌兹别克斯坦EGL公司年产5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实现了中信重工成套在中亚市场的新突破。

4月,公司与包头吉宇集团签订EPC工程总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矿山开采设备与工艺、铁精粉生产线、尾矿再选生产线、钢铁冶炼及球团领域、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环保产业链、高效活性石灰、矿渣微粉生产线等一系列EPC工程总包上展开合作。

5月,与泰国第一大水泥生产企业SCG公司,就其在柬埔寨新建的KCC二线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签订EPC总包合同。彰显了公司在水泥总包项目上的实力,对公司海外总包项目的拓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6月,成套市场持续发力。5日,与锦州三鸽水泥签订“综合处理锦州市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项目建成后,将达到日处理城市陈化生活垃圾 200吨。同时,预示着公司的垃圾处理技术从日产垃圾处理发展到陈化垃圾处理。13日,与黑龙江鑫昌泰集团签订水泥EPC工程总包合同。公司将为鑫昌泰集团提供两个年产150万吨水泥粉磨站,两个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一条日产6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余热发电工程,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含城市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余热发电)等6个项目的工程总包服务,项目将分期实施。23日,与金徽矿业签订提升机成套项目协议,包括主机、高压变频电控系统、恒减速智能闸控系统、安装工程等成套项目。

随着成套市场的火热,成套项目建设也迎来高潮。太钢哈斯科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年产15万吨褐煤提质成型项目、湖北竹溪余热发电等一批成套项目陆续投产,进一步提升了中信重工成套市场的知名度。

仅5月份,就有多个总包项目开工或竣工。月初,江门嘉洋矿渣微粉项目开工。21日,公司总包的国内首条高岭土综合开发利用生产线开工建设。该项目集水泥熟料生产线、15MW低温余热发电、垃圾处理、矿渣微粉处理、煤矸石煅烧等技术一体,是中信重工EPC总包的首条集多种新技术为一体的、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22日,公司总包的宛北水泥日产32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投产。从设计施工到竣工投产,公司通过金融服务加成套服务,仅用不到10个月时间,创造了中国新型特种水泥建设的新纪录。27日,由公司总包的扬州泰富扬州泰富2×300万吨球团窑项目首条线成功试生产。该项目按照工艺最优、流程最短和布局科学化设计,主体设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是中信重工在球团总包领域的又一标志性项目。

向成套服务商转型,中信重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企业通过内涵增长实现效益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全球布局走出发展新路

没有国际化,就没有企业的拓展空间。因此,国际化始终是中信重工创新发展模式、谋求发展空间的重点路径。国际化进程已驶进中信重工的价值收获期。公司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分工与合作体系,以全球化布局参与高端市场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平台上快速成长,逐步从产品国际化、组织国际化走向要素国际化,在更高的水平上布局国际市场。

着眼全球化战略布局,中信重工将国际市场定位于欧美、澳洲、南美、南非、俄罗斯、印度等高端市场和新兴市场,组建了中信重工澳大利亚公司、南非公司、巴西公司和印度、俄罗斯办事处,形成了全球化营销与服务网络,使自主品牌技术和产品直面国际终端客户。

2012年,全球市场持续低迷,但对于中信重工而言,却是国际化进程中最具突破性和挑战性的一年。公司在海外搭建了国际研发平台,并顺利进入研发阶段,海外业务的营销、研发和服务三大功能基本形成。技术与营销、营销与服务、总部与海外公司深度融合,国际市场全面拓展,海外资产为中信重工创造了良好效益,国际市场订单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年实现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14.18%。随着海外机构与团队的不断壮大,中信重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公司。

今年前4个月,中信重工的国外备件订货已达3000万美元,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订货总额,增幅超过40%,标志着中信重工备件产业在海外市场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特别是公司的铸锻件产品,借助备件产业成功推向国际市场。

在国际服务领域,公司以西澳铁矿一线顺产为目标,由任沁新董事长率专家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奋战在澳洲西部,树立了中信重工国际服务新样板。同时,公司国际成套业务在东南亚市场进展迅速。公司签订了泰国SCG公司水泥生产线EPC总包项目,首次把余热发电节能环保项目打入印度,彰显了公司在水泥总包项目上的实力。

继续深化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中信重工将进一步完善海外布局和营销网络,组建或重组智利、南非、北美、印度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形成更加广阔的市场覆盖,提升中信重工的品牌影响力,强力拓展全球市场,实现总量突破,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诚信文化激涌源头活水

优秀的企业文化成就优秀的企业。公司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挖掘企业历史实践凝结的文化底蕴,创新培育出以铸就百年基业为使命,岗位诚信为核心,经营理念为基础,创新发展为灵魂,焦裕禄精神为精髓,岗位诚信体系为特色,岗位行为规范为支点,提升人力资本为目标的诚信文化体系。

公司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制度建设、流程建设和员工行为规范中去,通过持续深化推进文化管理将企业塑造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有效推动了中信重工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驱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巨大力量。

公司成功树立和推出了时代先锋———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杨奎烈,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公司上下广泛开展和深入推进 “学奎烈、见实效”活动,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以杨奎烈为榜样,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各级管理者和一线员工,视工作为事业和生命,敢为人先、拼搏奉献在营销、科研、服务、技改和生产第一线,以非常的思维、非常的斗志、非常的干劲和非常的措施,开创性的去工作,认真抓落实、求实效,凝聚了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企业文化形成的软实力已成为中信重工科学发展生生不息的活水之源。

谋定而后动中信重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中信重工研制的6组世界大型磨机在澳大利亚SINO铁矿安装调试。(靳松摄)

谋定而后动中信重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中信重工总包的扬州泰富项目首条300万吨球团生产线建成投产。(雷正道摄)

谋定而后动中信重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中信重工构建的集工程技术、产品技术、工艺技术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强大推力。(黄政伟摄)

谋定而后动中信重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

中信重工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覫5米硬岩掘进机装配现场。(黄政伟摄)

收藏
赞一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