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冷链物流建设进入快车道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以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而在政策的推动下,多地开始掀起了冷链物流投资建设热潮。
我国将加快冷链物流发展
《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全程温控、标准健全、绿色安全、应用广泛”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同时,大幅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普遍实现冷链服务全程可视、可追溯,提高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的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降低腐损率。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冷链物流?因为它事关食品安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相关人士表示,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要迈入新的高度。以前人们谈论食品安全,往往只关注生产环节以及终端零售,而物流环节常被忽略。
据研究发现,控制易腐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而控制微生物的关键就是控制温度,温度每升高6℃,食品中细菌生长速度就会翻一倍,货架期缩短一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家庭对易腐食品的消费占比超过30%,而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10%,损耗率却高达30%。如果将果蔬损耗率从当前的30%降到5%,那么每年可节约1000多亿元。
除此之外,上述人士表示,冷链物流还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其市场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近些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时有发生就是很好的例证。
因此,《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先进冷链设备应用,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
《意见》表示,将鼓励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藏冷冻、流通加工等冷链设施。在重要物流节点和大中型城市改造升级或适度新建一批冷链物流园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集聚发展。加强面向城市消费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和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和监控设施体系,鼓励适应市场需求的冷藏库、产地冷库、流通型冷库建设,推广应用多温层冷藏车等设施设备。鼓励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建设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鼓励商场超市等零售终端网点配备冷链设备,推广使用冷藏箱等便利化、标准化冷链运输单元。
鼓励冷链物流产业创新
质检总局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辆约有7万辆,而美国则达到20多万辆;我国冷库总量为2600多万吨,人均占有冷库容积只有美国的1/5。
显然,我国当前的冷库结构不太合理,导致功能失衡,存在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等现象。
对此,围绕成本和效率优化,《意见》鼓励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冷链物流发展,并给出了冷链物流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一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的功能和内涵创新,鼓励冷链物流企业与商贸等企业加强融合,在冷链物流基础服务上叠加增值服务功能,延伸服务价值,挖掘增值价值;二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围绕多样化和个性化冷链服务需求,积极发展新的服务模式,如“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三是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形态和市场结构创新,鼓励冷链物流平台等新业态发展,在资源有效整合基础上形成规模化企业、平台企业、小微企业等并存的市场格局。
业内认为,将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体现了《意见》注重市场配置资源和创新驱动的思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崔忠付认为,冷链是民生工程,其发展的轨迹和快慢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程度,以市场为主导,会最大化地激发冷链企业的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倒逼淘汰不规范和落后的冷链企业。政府应发挥在冷链规划、标准、政策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引导冷链发展方向,规范市场环境,防止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出现。
多地提出冷链物流建设目标
在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多地冷链物流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
厦门市前不久出台了《厦门市促进冷链物流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确定厦门冷链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提升冷链产业标准化水平,推动冷链产业‘供、储、运、销、配’全链条无缝衔接,创建‘厦门冷链’品牌,提升厦门冷链产业区域辐射力,对接台湾地区,并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厦门建设成为海西冷链物流中心城市”。
厦门市提出,要以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为契机,大力推动硬件设施建设,先后签署两岸合作项目11个,项目建设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同时,推动“全程冷链”体系建设,促进冷链产业各环节有效衔接,真正形成“全程冷链”标准化服务体系。此外,厦门市还以试点企业为龙头,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标准、管理和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引领示范。
青岛市的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青岛市商贸冷链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和监管平台;到2020年,商贸冷链物流设施利用率和监管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肉类、水产品、果蔬等主要冷藏冷冻类农产品、食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30%以上,冷链运输率提高25%以上,市区共同配送站(点)覆盖率达40%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则表示,未来三年拟建冷链物流项目68个,到2020年全区冷库总容量将超100万吨。其中,包括各类冷冻、气调库容量约76万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均建有千吨以上规模冷库。此外,冷链物流网络初步形成,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南菜北运”专线、沿海海运线路、空运线路等将共同组成冷链物流线路及较为健全的冷链物流节点。同时,冷链物流比例不断提高,水产品、肉类、果蔬的冷链物流比例分别达到64.3%、25.4%和10.3%。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