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是最大的成功--访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Mr. Jan Willem Jongert

发布时间:2010-07-13
分享到

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第一、二季度中国经济多项指标均好于预期,但严峻的进出口下降态势仍未因出口产品的“土豆效应”而有所扭转。面对异常严峻的市场环境,永恒力集团沉着应对。2009年,也是永恒力在中国走过的第五载春秋,在如今看似平静的发展轨迹中却显露出不平凡的锋芒。

如果说前任总经理陈健先生,是将直销的模式深深烙印在永恒力中国团队的身上;那么现任总经理Jan Willem Jongert先生,这位来自荷兰拥有近25年在永恒力工作经验的新进管理者,则通过自己的实力,正将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塑造成为在危急时分力挽狂澜,帮助集团利用中国市场的契机抓住机遇巩固并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的英雄角色。

这家成立于1953年的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叉车巨头,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直销模式。1995年永恒力推出了世界首台带有Multi-Pilot(多功能操控手柄)的前移式叉车,1996年最早开始采用三相交流电技术,2004年正式成立中国分公司——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2005年推出了世界首台座舱旋转式叉车,2006年中国青浦组装工厂成立,2008年创造性地把RFID技术运用到仓储叉车系统……如今在全球范围内,永恒力拥有超过100个分支机构,直销自己的高端叉车并提供服务支持,直销公司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图1)。

同舟共济 化解危机

2009年前4个月,全球物料搬运设备市场延续着2008年第四季度的下滑趋势,与2008年同期的33.3万辆相比,需求缩减了一半,仅为16.4万辆。但永恒力凭借多项危机管理和增收措施,却在稳步发展,蓄势待发。

鉴于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永恒力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全年市场及业务的大幅萎缩。因为永恒力产品定位高端,所占市场份额比较固定,因此危机对其影响有限,公司已在2008年年底就预计到了危机的延续性,提前制订出2009年的整体计划,目前看来,一切执行得有效可行。

对于中国在此次金融风暴之命运,Jongert先生认为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应对,中国并没有出现美国、欧洲各国所经历的异常剧烈的金融体制改革和波动。尽管中国经济在此次危机中也不免受到影响,但与其他国家的举措不同,中国政府正在根据国内甚至是全球市场的需要,很负责地采取措施力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经历经济危机也未必就是坏事。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尽管在当下面临增长减速、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强大压力,但同时也是夯实管理、重新定位的好机会。永恒力也不例外,在经历了前几年高速增长后,正在经受全行业市场下滑30%的不利时期,但Jongert先生表示这也是调整自身、优化管理的大好时机,为下一步的腾飞积蓄力量。

对于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Jongert先生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无论是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能源规划,还是能够提升产业附加值的物流行业规划,中国政府的目的都是为了跳出危机,寻找出路,在支持和发展重点行业的同时,借助危机淘汰落后产业、促使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同时,大批新建项目也为相关设备供应商和制造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商机。作为在中国发展的外国企业,永恒力愿意与中国同行一起,为广大国内用户提供品质更高、性能更优的叉车产品。


图1  永恒力拥有超过100个分支机构,直销自己的高端叉车并提供服务支持

Jongert先生相信,中国市场不会停止增长,其潜力依旧无可限量,不仅是最近两年,而是未来的30~40年。
  
风雨兼程 跨越5载

Jongert先生对于永恒力在中国5年的收获表现得十分谦逊。刚刚五岁的永恒力中国团队,依然充满朝气;即使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0年时间,也依然年轻。

纵观永恒力在中国的成长历程,尽管进入时间相比其他跨国叉车巨头晚了一些,但一进来,便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当2004年德国永恒力集团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并着手建立自己的直销业务体系时,很多人就把其称为“叉车行业的直销专家”。

尽管永恒力在生产规模上不如竞争对手庞大,但从赢利的角度来讲,永恒力是最好的,并且在一些细分产品上已是崭露锋芒。其中,窄巷道叉车雄踞中国市场第一,仓储叉车在行业名列第二,电动叉车在国外品牌中排名第三,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永恒力的雄心并非是纸上谈兵。

为何能在一个如此传统的“红海”行业获得快速成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永恒力赶上了2003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的高速快车,在这样的契机下开发与培育市场反而更为成熟,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也更加明显。但永恒力并不追求“多点开花”的盲目利益,而是专攻擅长之处;对此,永恒力选择了市场空间一定的仓储领域,市场定位也从最初的高端领域逐步向广大的中高端领域挺进。

对于直销模式,通常局限在于有限的客户区域覆盖。但5年来,永恒力不仅在本地化生产上大下功夫,在销售网点的建设上也着力不小。2006年,永恒力位于上海青浦的制造工厂正式成立,以便为中国本土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叉车。目前,公司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杭州、苏州、广州、厦门、福州、东莞及长沙等十多个城市设立了销售网点,为公司下一步快速占领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永恒力将自己定位于生产型的物流服务商,而并非单一的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商,在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更多有潜力的客户领域。如今,整个集团拥有超过1万名员工,一半以上的员工都从事销售服务,永恒力给自己提出的首要战略也是要提供行业最好的售后服务(图2)。


图2  永恒力中国团队就是要提供行业最好的售后服务

在永恒力的不断成长中,Jongert先生也看到了中国用户的成长与变化。5年前,大多数中国用户只看重价格,现在的他们则更重视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和企业综合实力。此外,中国叉车制造企业也在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中,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以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中国市场的最大进步,永恒力的业务也在这种变化和发展中不断前行。

以人为本 领导艺术

自永恒力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将领先的物流产品和创新的技术理念引入中国。他们是这样说的,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5年来,永恒力始终以变化的眼光看世界。最初,因为市场出现了机遇,他们选择来到中国;尽管来得迟些,但却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别人的做法,了解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今天看来,等待是值得的,不用交昂贵的学费,也获得了如期的收获。

作为现任永恒力中国团队的“洋教练”,Jongert先生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对于中国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把握得十分准确。同时对于企业管理,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感悟,即“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根本”。尽管是制造型企业,但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市场建设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管理公司就是与人的沟通与管理,聪明的管理者懂得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潜力,让被动参与成为快乐的主动投入,这也是一位好教练应该做的。而聪明的公司则会站在市场的角度,以客户满意的方式提供其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才是追求品质的最高境界。

在未来经济大环境并不明朗的情势下,Jongert先生并没有选择一般企业会做的对生产成本进行重新调整;而是让永恒力选择了坚持,继续秉承一贯的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风格,并且不断告诫自己:客户是否准备好接受新产品,团队的服务水平是否到位。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始终以服务带动销售和生产,将整个中国市场的业务调动起来。通过服务这个市场,了解中国用户最需要何种物流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而确定继续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尽管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但永恒力为市场开发适合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理念不会改变。是的,永恒力的信条,就是与客户同在并为其创造最大价值!

尽管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但永恒力开发适合解决方案的理念不曾改变。以客户满意的方式提供产品及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是追求品质的最高境界。


如果用马拉松比喻一个企业成长的历程,那么其应该能经受得住考验并且心怀高远。在充满利益驱使且竞争激烈的中国叉车市场,永恒力便是这样一直泰然处之,不追求“多点开花”,而是专攻擅长。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Jongert先生对于“to be the best, not to be the biggest”不止强调了一次,这并不意味着不做强者受到的影响就会减小;反而,为了成为金字塔的顶端,永恒力必须始终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最大的成功!让客户永远相信“永恒力,很得力”!

收藏
赞一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