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将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最后救命稻草,考验CIO智慧的时刻真正到来了,在企业并购的豪门夜宴中被吃掉还是劫后余生,利用信息化构筑不可逾越的城墙将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必然选择,长期致力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介绍。
8月28日,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向欣表示,医药流通领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将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
向欣说,鼓励和支持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优势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拓展流通网络覆盖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支持专业性或其他有特色的中小药品批发企业充分发挥其优势,做精、做细、做强,从而逐步形成全国性集团企业为龙头,区域性企业为主体,地市级企业为基础的遍及城乡的药品流通网络。
全洲医药物流港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成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周求华董事长介绍。
在决胜终端、渠道为王的医药流通行业,信息化不再是是非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是难度很大的必选题。
兼并重组千亿大鳄,流通费用不堪重负
自2009年新医改政策和基本药物招标等文件相继出台,及今年1月商务部高调宣布接管医药物流以来,医药商业变革急风骤雨。减少医药商业流通环节,及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了政府意志。1.6万家医药商业企业面临着“大洗牌”。
对于药品流通行业的兼并重组,相关部门目标比较明确:到2015年,培育1—2家年销售额过千亿的跨地区全国性的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的区域性大型医药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这些企业的年销售总额要占全行业年销售总额80%以上。
培育20家销售额过百亿的流通企业,这个目标实现并不太难——据中投顾问的统计,2009年,医药流通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有国药集团、上海医药、九州通等8家企业,另外还有10家企业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有1万多家,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十分低下。据中投顾问统计,2009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不到十分之一,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流通企业不到5%,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前三强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比例只有20%。
“新形势对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向欣说,从药品流通行业的现状看,行业仍然存在药品批发企业数量过多,行业集中度很低,药品连锁经营发展较慢,药品零售终端市场被人为分割,现代医药物流不发达,药品流通秩序不规范等一些突出问题。
市场集中度带来的问题是流通费用过高。据中国医药企业协会会长于明德介绍,现在全国医药商业企业费用率大概在7%以上,中国企业不堪重负,而发达国家只有中国的1/5左右。这意味着如果能降到国外的水平,整个行业利润将放大5倍,增加240个亿。
兼并浪潮滚滚而来
2009年3月29日,浙江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与浙江英特药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目标是,“从高端医院到第三终端、零售各个环节,共同体网络要遍布浙江省各个城乡医疗机构。”
2009年11月10日,由上海汇药通投资咨询公司发起,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成立“浙江社区医药服务共同体”(下称“浙江共同体”)。浙江省内医药经营企业本着自愿原则加入,在共同体章程约定范围内开展相关事务性活动。
2010年,央企国药集团重构整合步伐加速。1月16日,国药集团旗下国药控股宣布,该公司与甘肃医药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国药控股计划投资1.5亿元,在兰州建立覆盖甘宁青藏四省区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
2010年1月25日,国药控股旗下一致药业以7147.79万元收购南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药品经营业务,在广西绝对优势得以确立。
2010年3月2日下午,国药集团与甘肃省签署合作协议;此后又和江西和沈阳相谈合作事宜。
2010年3月11日,国药集团和成都市政府签订了产业化项目、中医药现代化、医药流通体系、会展品牌四项战略合作协议,并且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达成合作目标。
上海国资委旗下上海医药动作也不小。今年1月,由上海医药、中西药业和上实医药换股吸收合并后形成的“新上药”,一边进行重组,一边开始跨地区并购,拟收购并控股地处山东济南、江苏常州和广东广州等地的四家地方性医药分销龙头企业。
医药流通企业CIO的智慧选择
商品流通渠道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批发环节,二是零售环节。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也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同样包括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不断减少,医药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因此也对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2009年3月13日正式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按照最新的政策,在负责招标的部分,流通企业被排除在外,而招标完成后,从生产企业到医疗机构,中间只能经过一家配送企业。
新医改对于中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确实是利好消息,因为国家倾向支持该类企业做大做强,对于国家监管更有利,也增加了人民用药的安全性。此外,对于这些医药流通企业来说,规模越大,违规操作的可能性越低,承受不起相关代价,长期致力于物流信息化研究的博科资讯公司总裁顾问王颐中认为。
这也导致医药流通领域客户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规模越大的企业越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而中型企业如果拿到行业准入许可的话需要依靠信息化工具对大型企业进行弯道超车,没有拿到行业准入许可的企业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方式增加收益,尽快取得准入资格。因此小型企业在这一轮政策调整中可能要遭受灭顶之灾。
医药批发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领先于医药零售企业。有的药店现在还在用手工管理模式,而所有的医药批发公司没有一个是在用手工模式管理的。医药批发是低毛利的生意,需要走量来赢利,所以产品循环很多,手工模式肯定都忙不过来,数不过来货品。此外行业规则也明确要求医药批发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做到药品来源可查、流通环节可查等等,否则根本拿不到准入资格。
医药流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够动态调整产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对方案商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确实增加了部分软件公司的工作量,但是,博科管理自主平台MAP在解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问题上绰绰有余。
传统的软件技术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分为内部信息化建设和外部信息化建设两个阶段,内部信息化建设可包括ERP建设、办公自动化建设、物流作业体系信息化建设、商业BI建设等;外部信息化建设可包含上下游信息交互建设、多节点和角色间财务支付建设、电子商务建设等。
这是落伍的技术环境制约下的办法,由于这种落伍的技术环境,企业外部的电子商务和内部的管理信息化建设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医药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构筑企业被兼并壁垒的短板,博科资讯公司总裁顾问王颐中介绍。
博科管理自主平台MAP3.0纯浏览器版完美实现了电子商务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这对于电子商务企业内外两张皮难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基于MAP平台可以配置网站,可以从企业业务流程的角度配置企业管理软件。MAP3.0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可以提供企业自主的信息化系统,支持企业的个性化应用。对于成本控制严格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可以提供SaaS应用,在统一、标准的框架下,之处个性化自主配置应用需求的实现。
这是中国软件企业的颠覆式创新,将成为中国软件企业的一个典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先生介绍说。
通过MAP构筑的信息系统,把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客户、批发企业、供应商的供应链管理关系,达到企业间协同管理的真正合作伙伴关系。这种信息在供应链中畅通无阻伙伴关系的实现既有助于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效益的提高,也有助于对药品流向的及时监控。
据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信息化专家王颐中介绍,全洲药业集团的全球医药集散基地定位于在整个医药产业供应链中充当服务者与平台提供商,为产业链条中的多方成员提供符合需要的服务,用全球医药资源做全球医药市场。地方科委、经委、药监局、生物园管委会等单位领导和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专家先后参观了全州医药食品物流港和全球医药集散基地,肯定物流、商流、信息流的整合将成为很多传统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必然趋势。
全洲药业集团旗下的湖南全洲医药食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是湖南省第一家被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第三方医药食品物流的企业。在进行企业物流作业的同时构建第三方物流平台,既减少了本企业在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巨额成本,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又通过为物流需求企业制定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制胜砝码。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