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启动打造经济发展“蓝色引擎”

文章来源:嘉兴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1-03-14
分享到

在未来发展中,发展海洋经济既是嘉兴的优势,也是潜力和希望所在。近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省也首次把“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建设写入5年发展规划,这都为嘉兴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近日,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滨海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建设已具备一定的条件,未来5年必将成为启动嘉兴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

“三位一体”助推

嘉兴海洋经济发展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如何将海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新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港口现代物流成为浙江决策层的选择。在201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吕祖善提出了“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战略部署。

嘉兴拥有区位、资源、集疏运网络等优势,发展海洋经济,打造“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市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嘉兴港区党工委书记王照祥认为,主动融入、参与和推进“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建设,是嘉兴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处在我国东部沿海和横贯东西的长江形成的 “T”字形经济发展结构的交汇区域,属于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Z”字形发达经济带中间部位的嘉兴,发展海洋经济、服务长三角具有最大的资源优势。

立足嘉兴的现实,我市于去年6月开始,已先后完成了大宗货物交易平台、海河联动、区港联动、港口联盟建设及港航信息平台建设等子课题,并取得了嘉兴港“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建设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发展港航物流

嘉兴具有独特优势

作为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将成为推动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嘉兴又有哪些优势呢?“通江达海、海河联运将是嘉兴发展港航物流具有的独特优势,也是成就嘉兴海洋经济的特色所在。”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市港务局局长王马青称。

据介绍,我市海岸线总长121公里,其中嘉兴港所辖岸线74.1公里,可建港岸线26.5公里,其中可供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岸线23公里,由东向西依次为独山港区、乍浦港区和海盐港区。更重要的是,嘉兴内河航道发达,不仅拥有乍嘉苏航道、杭申线航道、京杭大运河、杭甬运河,能与整个江南水运网连成一片,还可通过杭州湾上溯钱塘江、富春江。

“可利用杭嘉湖地区发达的河网水系,把内河航道与外海航运有机结合起来。”王马青认为,乍浦港区、独山港区和海盐港区与腹地6条内河通道实现海河联运后,将形成嘉兴独特的优势。去年,嘉兴内河吞吐量达到9400万吨,位居全国第八,而嘉兴港吞吐量达4000多万吨,两者相加已超亿吨。

另外,嘉兴港直接经济腹地为杭州、嘉兴、湖州三市,间接经济腹地主要包括苏南、皖南等部分地区。随着杭州湾港口集疏运条件和港口功能的逐步完善,嘉兴港的腹地还将扩展至绍兴、宁波和浙江中部地区。在此背景下,嘉兴港可发挥海河联运独特优势,利用其区位交通、岸线资源和腹地经济优势,加强不同区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在积极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不仅可提高嘉兴港的综合竞争力,也将大大提升嘉兴地区的区位优势。

“蓝色引擎”启动

打造“海上嘉兴”

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涉及的区域包括浙江全部海域和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地,这些区域发展海洋经济无疑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过,嘉兴作为其中一员,与各兄弟地市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可喜的是,嘉兴早已把发展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洋,早在“十五”末就提出了滨海开发战略。目前,嘉兴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已经启动,港口物流、临港产业等方面已取得累累成果,煤炭、石油化工品、钢材、石(木)材、粮食、生产资料等6个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已纳入全省“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建设中。其中,钢材、粮食、石(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已经着手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嘉兴杭州湾钢贸城一期运营中,去年交易额已达148亿元,二期、三期投入使用后,年交易额可达500亿元。石油化工品、煤炭等交易平台的港口基础设施配套已经齐全。

这些项目的推进,将成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港航强市提供重要的支撑,也将启动嘉兴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