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物流”看淮北

文章来源:中华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1-04-08
分享到

淮北是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年来,粮食单产、质量、效益的同步提高,正在使淮北市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

“虽然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增长,但是淮北市的粮食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城区粮食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仓储设施、粮食物流和加工设备比较落后。”淮北市粮食局局长苏均介绍。

因此,淮北市近年来统筹规划粮食物流产业经济发展,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苏均介绍,这样做不仅是打造黄淮海食品工业高地,加快城市转型的战略发展需要,也是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后重塑粮食行业形象,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必然选择。

园区建设爬坡上行

近年来,淮北市粮食局提出了适合淮北实际的粮食物流园区建设思路,编制了《淮北市粮食物流及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中淮北市粮食物流及产业园区分为三类,一是以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体的物流、仓储园区建设;二是以民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粮食深加工及食品工业园区建设;三是发展县域民营粮食深加工基地过渡园区。”苏均介绍,“通过不懈努力,目前粮食物流园区建设良好,成效显著。”

据了解,以市粮食局为主体建设的粮食物流项目包括:淮北市振淮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市国家粮食储备库百善仓储物流项目、市粮食局直属库改造项目和市粮食局直属库改造项目。总投资1亿元。

其中淮北市振淮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已被列入淮北市的“双百工程”和安徽省的“861”项目。该项目定位在粮食购销、仓储、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占地120亩,总投资7500万元。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容纳粮食上亿斤。”苏均表示,“但是粮食物流园区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粮食园区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在以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物流及园区建设中,通过“退城进郊”所获得的资金只能保证建设的初期投入,在实施过程中,城内房地产的变现较慢、较难,明显滞后于园区建设的预期进度。

其次,土地征购难度大。苏均介绍,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严格的工业用地报批计划,使得粮食园区用地规模受到限制,加之农产品加工项目投资强度低、带来的税收少,有关部门挑肥拣瘦,增大了土地征用难度。

“虽说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进程还很不错。”苏均介绍,“目前,淮北市粮食物流及产业园区建设呈现出外引内联、多元投资、结构合理、资源优势显现、快速发展的特点。”

招商引资强力推进

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有提案指出,现代物流园应该是物流园集粮食仓储、运输、货运代理、加工、交易、整理、配送、检验检测、市场信息等现代物流功能于一体,实施综合经营,规模较大、运作规范的粮食物流枢纽中心区。

园区建设进程顺利,但是如何吸引粮食龙头加工企业进园区,实现物流园区的全部功效,是摆在淮北市粮食局面前的问题。

于是,“招商引资”就成了粮食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上至局长苏均,下至粮食局普通员工,一有机会就对外宣传淮北,宣传振淮粮食物流园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招商引资工作终于收到了成效。

“2008年我局共引进项目2个,吸引市外资金4500万元,2009年达成与曦强公司联合在淮北振淮物流中心建设小麦深加工项目,预计投资2000万元以上。”苏均介绍。

与此同时,以民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粮食深加工及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势头也十分强劲,濉溪县域粮食加工基地近年来共引进项目多个:镇江市粮食收储总公司 4000万元投资于康桥盛世面粉加工项目,山东鲁王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设“鲁王”制粉三期工程,河南省永城县投资华强面粉加工项目、鑫麦园面粉加工项目、华瑞面粉加工项目,总投资额1.45亿元。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近百家,其中小麦年加工能力达200万吨、饲料年加工能力达120万吨,极大地带动了粮食物流及园区建设的发展,成为粮食经济新的增长点。”苏均介绍。

收藏
赞一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