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物流,让民生先行

文章来源:中华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1-04-28
分享到

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明确将建成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作为其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可以说,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物流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年后暴发的全国性“用工荒”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民生发展的新思考。要发展民生、实现民富、实现中原经济区的腾飞,解决农民工就业和发展无疑成了中原人民的又一大民生问题。

河南公路港务局集团董事长高波指出,春节后的“用工荒”,所暴露的已不仅仅是企业招不到工人的问题,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当前需求的不相适应,归根结底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调节的结果。

对此,河南鸿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尚宏强认为,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地区特别是河南已经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必将对农民工产生巨大需求。现在劳动力的争夺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争夺,而是产业与产业之间的争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争夺。作为中部物流企业,面对新的形势,降低物流成本,调整结构是振兴物流的首要任务。

高波董事长认为,要想应对“用工荒”带来的压力,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发展,真正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部物流企业就必须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大技术改造与升级。要逐步引进现代物流装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提升作业效率,逐步用现代物流技术装备代替人工作业,减少用人数量,实现自身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二是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规模、速度、人员需求数量,积极开展各类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将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三是转变经营模式。中部物流企业要紧紧抓住河南省构建中原经济区和产业转移的难得历史机遇,合理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扩展服务功能,逐步从单一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功能转变为为客户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供应链管理全过程服务,加快向第三方物流的转型,向物流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性、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四是塑造企业文化,改善劳动环境。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关心并努力为职工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塑造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升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徐平总经理认为,要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内陆地区口岸物流聚集地尽快形成,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优势,对接企业需求,鼓励和促进专业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发展,完善内陆地区物流生态链,促进大流通,形成大格局,实现大发展。同时鼓励高端物流协会成立,尽快集聚港口码头资源,促进内陆“无水港”尽快形成。她说,也只有整体上提高了中部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才能摆脱“用工荒”的困扰,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和发展问题,也才能最终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

郑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广川则表示,中部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好人口资源优势,全面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扩大就业,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培训、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特点,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企业公民义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生力量。幸福感,员工的终极关怀

今年“两会”,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委员和代表们大议“幸福感”,“让人民更幸福”成为我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而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为进一步突出发展成果共享,新增补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的表述。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更是在两会期间一再强调要牢记“六民”要旨,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把实现民生共享作为经济和政治的双重任务来抓,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感。

“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的“以人为本”治国思想再次与“两会”的“民生”理念不谋而合。河南万里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计云峰说,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民经济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区域内第一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取得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也日趋完善,但中国并不是人均最富的国家,相反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收入分配不均也导致我国矛盾重重,国富而民不富。他强调说,我国经济增长有了“量”,但更要提高“质”,民众幸福感远比GDP数字有意义。日本法政大学王敏教授曾比喻说:“GDP犹如一本存折,存款的加减本身并无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国民能否安居乐业。”计云峰总经理说:“我国的GDP增长尚未惠及全民,所以我们更要冷静思考、理性对待,要国强更要民富。”他说,一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强盛,不在于它的单一指数,而在于它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程度,在于它的人民是否有真正的幸福感。

他的话似乎又提醒了我们,究竟什么才是幸福感?怎样才能评定人民的幸福感?又怎样才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温家宝总理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要让人民活得有尊严,要保障每一个人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要使每一个人都完全平等,要使社会更加公平。那么作为物流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又是什么?又该如何加以具体体现呢?计云峰总经理说,无论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处处体现着对民生的高度重视。要让员工生活得更幸福,就是要实现“民富”的目标,既要做好蛋糕,又要切好蛋糕。一方面,企业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员工的待遇做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企业分配改革,规范分配秩序,健全收入分配体系,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发展。作为物流企业,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各类行业中,“运输/物流” 行业的工作幸福指数最低。那么,在“十二五”这个良好的大环境下,围绕公司“十二五”期间经营规模翻番,企业产值翻番,公司利润翻番,股民权益翻番,员工工资翻番的目标,我们更要积极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完善用人制度,发展公司规模效益,真正实现公平的分配奖罚制度,做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努力让员工生活得更幸福!

有人说,职工幸福感是评判企业好坏的“王道”。一个企业好不好不能只看它能产生多少利润,更要看它是否真正做到了发展成果共享,企业利益均沾,要看企业员工的综合生存质量,看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否得到了基本保障和进一步满足。正如郑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杨广川总经理所言,工资作为民生之源,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是劳动关系的核心。企业不但要从“钱”上下功夫,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更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解决好工资待遇问题的基础上,还要接受、理解、尊重员工,多给予员工以精神关照,使员工能尽情地工作。努力打造一个让员工感到被尊重、被关心、被培养、被深爱、能成长的环境,让员工时时有目标,刻刻有希望。此外,还应努力从员工的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入手,给员工一种家的温馨,让员工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员工活出质量,活出尊严。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对物流企业的员工来说,幸福究竟又是个什么样子?相信河南省豫鑫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王秉凯师傅的这段小诗更能生动地传达广大物流人的心声:“如果,我在豫鑫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豫鑫‘如意湖’观赏音乐喷泉/在人海中悄然地牵起你的手/尽情地在爱的长河里戏水打闹、划船行舟//如果,我在豫鑫遇见你/那么,我们一定要一起/去公司多姿多彩的俱乐部,欣赏一段贝多芬的交响曲/听一场优美动听的‘回龙转’/看一场精彩的豫剧 ——《包龙图》”。

幸福,究竟是什么?在我国大力倡导民生的今天,幸福感还遥不可及吗?年近50岁的王秉凯师傅说,希望物流企业像豫鑫公司一样多给员工投点资,多关心点员工的衣食住行和工作条件,少流失些熟悉的面孔,多留住些陌生的面孔,这就是我们普通员工心中的幸福。有人说,幸福感能创造生产力,相信每一次对员工幸福感的提升,都是对企业永恒能量的再一次开发。

国家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加速器,再次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中部物流的发展迎来了新的东风。

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华兴。在“两会”胜利召开之后,中原的物流企业正以昂扬的姿态,携手奋进在国强民富的新征途上。相信,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期盼的那样,中原物流企业和中原人民一定能“谱写中原新篇章”,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腾飞之路,中原物流企业和物流人也一定会在民生的大道上一路高歌,抒写属于中原人的幸福。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