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止一次有用户向记者抱怨,“油费、罚款、人工”是物流公司头上的“三座大山”。其中,油费更是让很多车主感到心烦。
虽然囿于业务范畴、车辆状况等的不同,油费在各企业物流运营中的成本比例可能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国内油价的“涨多降少”,这个比例正在不断加大。而且,因为油价居高不下,各地“流窜”的“油老鼠”也屡屡对货车下手,一偷就让车主损失几千块;部分地区为应对“油荒”以及油费开支过高等,还采取柴油提价、限价措施;有关部门出台的油耗准入、燃料限值等政策“接二连三”而至……可以说,燃油支出已然成为悬在物流用户头上的一把“利剑”。
为了帮用户最大限度减少燃油成本,汽车生产企业也在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经济性。于是,越来越多的节油大赛“开锣”了,越来越多的节油技术和产品被开发,“节油”也开始成为物流用车的卖点……一场针对燃油费的物流成本保卫战已经悄然打响。
视“油”如命重卡先行
目前,重卡已经成为物流运输大军中的“主力部队”,其重要分支之一——牵引车更被看做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引擎。因此,对重卡尤其是牵引车用户的明夺暗抢,注定成为物流用车市场竞争的主旋律。而对用户的“争夺”,首先就是从产品燃油经济性开始的。
刚刚迎来上市5周年纪念日的东风天龙,能在市场畅销不衰,就有“省油”的功劳。据悉,早在2006年的首届卡车节油大赛上,东风天龙便拿下“最省油奖”,并成为比赛惟一整车品牌“省油成就奖”获得者,甚至其搭载的dCi11发动机也获得了“最省油发动机奖”。不仅如此,来自用户的声音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位常年往返于河南和云南的用户曾称,一趟下来东风天龙至少能帮他省下3000元左右的油费。
同样,在牵引车市场上一直表现颇佳的解放J6,也因为其节油性受到好评。一位常年跑在山东到福建路上的用户,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其他车型,解放J6百公里省油达到7升,往返4000公里,就能省出2000多“雪花银”啊!
相比长途货运市场,城际物流领域也是重卡的必争之地。在“更轻、更快、更高效”的城际物流重卡新标准下,欧曼新5系重卡就显得卓尔不凡了。该重卡传承了欧曼品牌出色的节油性能,特别是经过奔驰技术专业匹配后的整车燃油经济性更加突出,油耗也因此降低。并且,其应用的平台化、模块化、轻量化车身设计,进一步降低了5%~8%的油耗。
而关于降低油耗,外资品牌沃尔沃则另辟蹊径——利用混合动力技术控制成本。据悉,沃尔沃目前已在欧洲市场销售“沃尔沃FE混合动力”(指同时或单独使用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输出动力的并联混合动力技术)重卡,该车最高可节省燃油30%。
除了整车,发动机技术的改进也是实现节油的重要途径,这方面广汽日野堪称表率:通过配置日野高效节能发动机,广汽日野重卡实现了百公里节油5升左右。再加上通过大力优化动力系统匹配,配上其特有的“节油开关”等,广汽日野真正实现了“节油有道”。
此外,在治超和计重收费政策下,“轻量化”开始成为重卡市场的新趋势。不止上述东风天龙等产品成功“瘦身”,江淮格尔发、上汽依维柯红岩杰狮、陕汽德龙、华菱星凯马、东风柳汽M7等重卡,都是实现“减肥”的杰出代表。
“油”我做主轻车上路
和重卡相比,轻客、轻卡等轻型商用车的油耗似乎有点“小巫见大巫”。而且,《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或将实施的消息,也使得重卡节油性备受关注。但放在特定的运营环境下,这些“轻车”的节油能力也在考验着汽车企业的产品。
在偌大的轻车产品阵营当中,东风、江铃、郑州日产等企业的产品,都是省油高手。而那千呼万唤始出来、酝酿了近两年才进入中国市场的凯普斯达,由于采用新型ZD3ODDTi发动机,在满载情况下还实现比同级别车省油10% 。而充分消化吸收了凯普斯达技术的东风凯普特N300,经过平台优化处理,装配了日产ZD30低油耗发动机,整体油耗也比一般车型低了6%~10%。
另外,南京依维柯在轻卡领域也是“节油先锋”。比如,南京依维柯的经典品牌——跃进轻卡,不止成功借鉴了日本和欧洲技术,还通过“基因重组”实现了性能提升,节油能力更是不一般,成功摘得了第三届卡车节油大赛冠军;再比如,即将上市的新欧卡,在节油同时还通过技术提高了零部件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成本的节约。
对于轻客产品来说,节油一样不可小视。仍以南京依维柯为例,和江铃全顺一样,作为欧系轻客的代表之一,它引领了柴油轻客的风潮。而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华晨金杯海狮系列,也是通过“节油”法宝打开和巩固市场的。
据悉,金杯海狮以60公里/小时等速计算,柴油车比汽油车百公里至少节油2升。而日前上市的福田汽车“风景三杰”之一的“智能节油王”,在排量相同情况下,由于采用了新动力,百公里油耗也比普通汽油车低了25%左右。
同时,在新能源技术方面,轻卡、轻客产品一样做足了文章。如金杯大海狮W纯电动车、已投入使用的轻型“零排放”电动商用车——南京依维柯宝迪、在上海车展耀眼登场的欧马可纯电动环卫车等都是代表。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轻车产品将从“节油”向更高层次的“节能”转变。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