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发展,不要另辟蹊径

文章来源:MM《现代制造》 发布时间:2013-03-21
分享到
物联网最紧迫的应用何在?就是把还在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和刚刚下线的产品用可唯一识别的电子产品编码来标识,使得该产品能够在现实与虚幻的世界中得到唯一识别,在物流与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中做到数据共享,并为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所利用.

物联网最紧迫的应用何在?就是把还在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和刚刚下线的产品用可唯一识别的电子产品编码来标识,使得该产品能够在现实与虚幻的世界中得到唯一识别,在物流与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中做到数据共享,并为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所利用。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结构中虚拟存在的、各自唯一可识别的物品以及它们间的相互联系。

物 联网概念最早是由凯文阿什顿在1999年提出的,通过Auto-ID中心开始传播,使得物联网的概念开始广为流行。射频识别(RFID)常常被看作是物联 网的基础。如果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对象配备射频标签,人们可以快速识别它们,然而,根据情况还可以通过更为普通的其他手段来实现,例如条码。

什 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在它出现的1958年当时以至今天都不能用统一的名称来描述的一类技术。出现在1999年的物联网可以 说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部分。它是在网络上标识实际物品的虚拟存在。信息技术包含了如下四个方面:网络、通信、计算以及终端。

上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的数字计算。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的天壤之别就在于数字技术具有保真、直接与快速三个重要特点。现代数字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产生的前提。

以 EPC为标准的RFID之所以成为物联网的基础就在于它是基于数字的标识终端技术。它的“快速”源于“贴标”和“识别”,其合称即为“标识”。与之不同的 传感技术,如在指纹身份识别中虽然指纹可以转变为数字,远不及数字具有的“保真、直接与快速”特点。这就是“标识”在物联网特定应用上大大优于“传感”的 原因。

以光学原理为基础的“条码”也是一种“标识”,已开始由“传感”进化到“数字”的边缘。虽然是一种进化,但不如后来者居上的RFID电子标签,不再依赖于对物理形态的感知而直接通过读取数字信息获得被标识对象的“身份”,因此能够更加自动、直接和便捷地认识客体。

周文豪 亚太RFID技术协会秘书长《射频世界》杂志社长兼主编《世界物联网》网站主编
周文豪 亚太RFID技术协会秘书长《射频世界》杂志社长兼主编《世界物联网》网站主编

物 联网除了终端和网络之外,也要用到计算和通信,例如云计算和无线通信。可以说当今的每一项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领域有着天然的联系。当今有人把物联网与 传感网、甚至信息技术整体混淆,搞乱了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因此为物联网正名,恢复其本来的意义非常必要。发展物联网的同时对于信息技术的其他领域的发展 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有时我们不得不称之为“RFID物联网”,以此来区别其他被误称为“物联网”的东西。

明白了这些,世界就有了共同语言。中国就不会也不用再关起门来“独善其身”地“胡思乱想”。认识物联网本来的意义,明白它并非信息技术的全部,既不包含传感网,也不是泛在网,这样认识和行动对于发展各种信息技术都有利。

物 联网具有“物品、名称、自动”三要素。也就是说,物联网涉及的对象仅仅是“物品”,为此每件物品需要有“名称”,而识别这些名称还需要“自动”。三者缺一 不可,分别代表着物联网的目的、手段和特点。RFID就是通过对被贴标“物品”的标签芯片上的“编码”进行识别,与其他手段例如条码相比具有“自动”的特 点。

运用RFID物联网首先从终端技术出发,其次要应用网络技术,才能做到物品的互通互联。我们在解释物联网的三要素中没有在网络方面重笔浓彩,但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RFID物联网的背后都映衬出网络的重要性。网络就像日常使用的电力、通信、计算那样不可或缺。

物 联网最紧迫的应用何在?是把还在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和刚刚下线的产品用可唯一识别的电子产品编码来标识,使该产品能够在现实与虚幻的世界中得到唯一识别,在 物流与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中做到数据共享,并为现实生产和生活利用。这样的物联网才具有实际意义。RFID在对物品标识的重要标准 ISO/IEC18000-6c上充分体现了网络的存在,它使电子标签只需要编码,而其内容需要到网络上去解释,也就是使得电子标签成为“后台”方式的 了。这为物联网的“快速”、“准确”、“低成本”和“安全”提供了保证;甚至使得RFID在身份认证、防伪、安防以及定位都得到广泛应用。

我 们在谈论物联网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与产品关联中最紧密的两个领域: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突出了上述物联网三要素中的手段:标识。而涉及的频率多为超高频。 而在编码标准上主要涉及的是EPC,或者是将其上升为国际标准的ISO/IEC 18000-6c。这是物联网在世界上的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主流标准。只有当世界采用了共同标准之后,物品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世界中的流通才能如 行云流水,来去自如。

RFID技术说穿了就是电子标签技术,搭载着记忆编码芯片的电子标签是条码纸签的“上位”电子版本。物联网的自动的特 点才因此得以实现。根据RFID实践者的切身体验,时下相当普及的条码技术一旦升级为RFID之后,其优越性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发展RFID物联网产业, 对于推动现代制造业、物流业、食品以及医疗卫生行业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低迷,有些御用学者们急急忙忙地搞出个伪“物联网” 来抗衡已有概念,结果却大大低于预期。这表现为中国社会还非常缺乏理智、规划和预见能力。缺乏理智就容易产生“盲动”与“内耗”。

自然科学 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它的环境和必然性,不可能像某些文学作品那样愚昧,仅仅凭借某人物的一句话就来发出一场“运动”,并杜撰和演绎出来。眼下凡是与信息技术 相关的人都拜倒在物联网的脚下,声称自己的工作“基于物联网”。物联网哪有如此神通广大?分明是将有些主观臆造出来的东西移植到本来早就存在的物联网上 去,为害社会和人民。与人类从“野人”进化为“智人”同样,自然科学具有举世共同的法则。物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承认物联网的现 有成就和贡献,不重复“野人”走出非洲大裂谷的老路,不要幻想成为“超人”,仅凭幻觉还会让你停留在“野人”的阶段上。

可惜,中国还存在着种种离奇的幻想,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对中国物联网不要另辟蹊径的明鉴。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