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开创精益物流发展新格局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3-17
分享到
物流、能源流、工艺流是钢铁生产的三大实物载体,三种"流"的运行质量,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保证生产顺利的关键环节.

物流、能源流、工艺流是钢铁生产的三大实物载体,三种“流”的运行质量,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保证生产顺利的关键环节。

济钢物流管理中心在运行上抓住短流程、高效率的主线,在可控费用上抓住进口矿运费、港耗等几个关键点,降本增效取得突破性的效果。特别是进入2014年,该中心整装出发,再度踏上降成本的征程,1月份,物流费用降百元完成25.89元/吨,2月份,在消化铁路涨价影响的基础上,实现吨钢物流费用降低45.06元/吨,较阶段目标多降20.06元/吨。

目标分析

资金紧、库存低、库存结构不合理、矿石接续难、铁路涨价、行业竞争加剧……诸多不利因素不断挤压物流运行成本的降低空间,但该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物流降百元,我来当先锋”号召,在“效率、库存、市场”三方面深入研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确保集团公司整个生产运行系统良好秩序,全面完成吨钢物流降百元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攻关措施

完善精益物流格局,向工艺优化要效益。按照“能用机械的不用人工、能用火车的不用汽车、能用皮带的不用陆路、能一次到位的不二次倒运”的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老原料场卸车设备改造、喷吹煤卸车线改造等工艺改进项目,进一步优化厂内物流。

制定实施方案,完善推进机制。该中心年初制定了降成本实施方案及相应的运行、激励约束机制,以“全方位管控提效,全覆盖挖掘潜力”、“探底极限库存、降低资金占用”、“加强对标学习、追逐行业强手”为攻关主抓手,进一步拓展思路,深挖潜力;同时,积极协同资产管理部对子公司物流资源及物流费用情况逐一进行了调研,探索子公司降低物流成本方案。

树立系统成本概念,降低进口矿物流费用。着眼于进口矿损耗、满载率、港杂费、运费等成本指标整体最优,构建进口矿物流成本要素优化模型,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和运输结构。

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社会创收。进一步整合铁路、港口等资源优势,积极为周边企业、省外企业提供物流配送、多式联运、代理等物流服务,实现创效最大化。

优化采购物流,物流效率指标持续提升。2月份,该中心一次入仓率完成97.3%、一次发运率完成97.4%,同比降低物流费用63万元/月;鱼雷罐周转率稳步提高到2.51次/日,鱼雷罐由31个减少到25个;实施汽车进行全流程时间管理,厂内火车停时环比降低2.6小时/车。

行为支撑

完善物流费用目标责任制。将降成本完成情况与分管领导年度考核绩效联挂,并且同内部二级单位班子年度绩效考核联挂,

推行项目管理。针对降成本薄弱环节,设立了提高火车满载率等6个降本增效项目团队,已推行项目管理的方式全力推进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控制进口矿物流成本。增加了综合成本最低的龙口港接卸量;积极与烟台港谈判,降低港杂费3元/吨;将火车满载率纳入监控和考核,黄岛港火车满载率环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龙口港提高了0.6个百分点。

继续降低库存,向极限库存要效益。发挥好物流衔接、协同职能,炼焦煤的库存控制在10万吨以内;喷吹煤的库存控制在4万吨以内;矿石矿粉的库存控制在60万吨以内;产成品库存控制在10万吨以内。

收藏
赞一下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