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全清先生
“逆流而上”形象的描述了近几年中国轴承产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无明显好转,国内经济面临全面结构调整,轴承工业发展也随之出现较大的不平衡局面,转变发展方式也随之增大。面对重重压力,中国轴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实现了11.79%的增长。2014年,对部分轴承企业的统计也表明,轴承产业发展状态良好,预计全年可维持10%的增长。
分析中国轴承产业生机焕发、活力充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源自企业自身的成长,产业整体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征服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市场。据了解,近几年中国轴承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型升级颇有成效:工艺装备如热处理设备等,均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同时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能;全行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自动化生产线装备,实现了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减少“人”的干扰因素,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行业“排头兵”企业如瓦轴、洛轴、人本和天马等企业,均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大型研发基地,完善研发、检测和试验装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及设计。瓦轴建成唯一一家“国家级大型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轴的“国家级风力发电轴承技术检测中心”能够提供风电轴承的检测和试验服务;轴研科技则在航空航天领域见长,无论是“嫦娥系列”还是“神舟系列”,它们的顺利升空都离不开轴研科技的贡献;另外,在江浙一带,成长起来一批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小型球轴承企业,如绍兴慈兴集团,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源自外部市场环境。从2008年的金融风暴到2012年的欧债危机,全球经济备受打击,萎靡不振,用户对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迫使很多主机生产企业不得不优化其采购链布局。高性价比的中国轴承成为其不二选择,因此,中国轴承出口不断增加,成为轴承产业增长的一大诱因。其次,中国幅员广阔,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近几年西部地区,如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发展迅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轴承产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端轴承的研发和制造上,如铁路轴承。在我国,速度为160km/h以下的轴承多采用国内产品,但160km/h以上的轴承则全部为进口产品。虽然瓦轴和洛轴等国内领军企业已经能够生产此类产品,但仍需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以赢得用户的信赖。另外,由于跨国企业在国内大肆建厂,推行本地化的生产和研发,在抢占市场的同时,对于人才和其他要素资源的侵占也比较严重,对中国轴承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困扰。
但同样外资企业的进驻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轴承产业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有针对性且有规律的进行产业调整,实现轴承产业的“中国梦”。
未来,轴承产业将更加智能化。轴承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一方面体现在轴承产品本身,另一方面体现在轴承的生产制造过程。在产品方面,以轿车轮毂轴承为例,从单独的轴承产品开始,逐渐向单元化、集成化和功能部件化的方向发展。在生产方面,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并大量采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此外,我国将加强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的研发,利用50年的时间,完成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跻身世界轴承强国之列,实现制造业的“中国梦”。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