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之后,目前正尝试大规模的技术推动。同时一些生产资料的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商都特别活跃。但是,首先重要的是寻求可付诸应用的想法和创新,而不是工业界或社会急切的技术需求。在此背景下还要看到,以企业型为榜样的高校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中立地,而是像企业一样的经营,同样要“出售”其研究成果。
如果我们能从过去的宣传中学点东西,那就是:工业4.0与技术传播所宣扬的完全不同,而且比当初所想像的更全面和更彻底!围绕工业4.0作为战斗口号的宣传将会逐渐衰弱下来,但是其后面潜在的趋势却是非常现实的,而且目前也看不出来其将在未来几年内会破碎。对于企业来说,没有避开顺应这种趋势的途径。
假如生产厂商了解工业4.0的发展趋势而依然不做出改变,那就会发生与你想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的事情。在各种新技术上的商业模式是,短期的变化往往被高估,而长期的改变又往往被低估;技术上的改变被高估而社会上的变化被低估。对企业来说,最危险的时期是在宣传炒作偃旗息鼓以后,如果直到这时企业都已经成功地拒绝了,那就可能会得出“它已经过去了”的错误结论。然而对于工业4.0来说未来的趋势并非如此。
对于工业4.0来说,未来有可能是这样的:网络通信的联通逻辑主要是两个字母:B表示企业,C表示消费者。由此引申出下列已知的组合:B2B,B2C,C2C和C2B。
物联网带来了第三个字母:M表示机器。由此出现了除了已经频繁提到的M2M(机器到机器)应用以外的另外四个应用,即M2C,C2M,M2B和B2M。在这些应用中,某些应用如B2M,在科学和商界的对未来的设想中尚属空缺。
然而有太多的东西都缺少商业模式,也就是对如何能够让客户使用达到物有所值。能够帮助技术最终获得突破的杀手级应用(如电脑的电子数据表格计算),在工业中,不仅在物联网中而且在网络物理系统中都非常缺乏。因此行业中的各个企业的想法也非常重要,因为像任何新技术一样,进入的门槛还是相对较低的。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