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518家"嘿客"上线 "最后一公里"成物流新战场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5-20
分享到
“首批正式开业518家,除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嘿客"还具备ATM、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昨日, 顺丰速运官方宣布了上述消息,传言甚久的顺丰“嘿客”门店正式揭开面纱。

“首批正式开业518家,除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嘿客"还具备ATM、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昨日(5月18日),顺丰速运官方宣布了上述消息,传言甚久的顺丰“嘿客”门店正式揭开面纱。

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亮相的518家“嘿客”内部仍归属“试运营”系统,通过试运营,顺丰会不断开设新的“嘿客”店。据称,“嘿客”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会实现覆盖。

对于外界关注且备受争议的顺丰“便利店”及“O2O”模式,上述顺丰负责人强调,“万变不离物流”。记者注意到,看似跨界的“嘿客”,其零库存设计正是基于顺丰自身所具备的快速物流,包括顺丰近两年大力发展的冷链物流也在“嘿客”上体现,实际是为强化其快递物流主业而服务。

重在体验不设库存

早在2011年,顺丰就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顺丰便利店,除了常规的便利店服务外,还提供自寄自取、文印处理、扫描传真等服务,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但在面临成本远超预期等问题下,顺丰未能将此模式快速推广开来。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顺丰店不超过100家,因此称不上十分成功。

“嘿客”能否超越过去的顺丰便利店,又是否面临同样的扩张风险及问题?据上述顺丰人士昨日介绍,“嘿客”店内的海报、二维码墙都是放置虚拟商品,通过手机扫码、店内下单购买的模式,与英国最大的O2O电商Argos十分相似,和Argos不同的是,“嘿客”除试穿试用的样品外,店内不设库存。上述顺丰人士认为,这样可以甩掉困扰零售行业多年的库存包袱。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记者表示,“嘿客”体验店本身可以不赚钱,目的是带动网上销售,尤其是顺丰自有网上商城“顺丰优选”的销售。

据上述顺丰负责人透露,“嘿客”门店今后还将上线VTM(虚拟货柜机)等设备,进一步提升服务属性。显而易见,顺丰此举为强力整合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社区服务。

强化快递物流主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嘿客”零库存的设计正是基于顺丰自身所具备的快速物流。

昨日,顺丰官方表示,“嘿客”标配的JIT(Justintime准时生产方式)预约服务,顾客不用支付货款即可向商家预约,待商品到店后进行体验后再购买,无论购买与否配送均由顺丰承担。

同时,顺丰近两年大力发展的冷链物流也在“嘿客”上有“生根发芽”之势。记者注意到,顺丰通过已有冷链物流,在消费者购买水果、粽子等生鲜品类时,提供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的配送服务。除此之外,冷冻、冷藏设备将成为“嘿客”标配,方便选购生鲜品类的消费者上门自提。

业内人士强调,“嘿客”在上述业务方面的尝试,虽然看似跨界,实则始终以快递物流业务为基础,依然是为其物流主业服务,是物流主业一种对应的延伸,因为顺丰在业界最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做“中国的联邦快递”。

徐勇表示,顺丰上述业务也是针对最后一公里“特定市场”的尝试,并不是所有的便利店,比如,如果小区没有网购需求就不会开设。徐勇认为,因为市场定位的不同,“嘿客”模式不适合“四通一达”,从鼓励业务创新的角度看,“嘿客”处在尝试阶段,外界不必对此过于敏感。

两位“通达系”市场管理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拼“最后一公里”客户满意是第一位的,只要能使客户满意,即便不以便利店的形式也可以达到,并且成本相对低很多,便利店代收也只能是辅助,不能作为主流取件,目前不会考虑效仿这种模式。

快递业激战“最后一公里”

由于传统的“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始终难破,涉及到成本、隐私、管理等多重问题,为此,快递企业包括各大电商可谓使出浑身解数。

从去年开始,京东、圆通、韵达、城市100、顺丰等电商和物流企业都纷纷开设快递自提柜,遍布高档社区、大学校园、地铁站点等区域。从实际体验效果看,快递自提柜虽然具有节省人力、全天候的优点,但自提柜同样面临投入大、盈利慢,而且还不能实现全品类覆盖的缺点。这或是顺丰创新自提模式“嘿客”、加入更多增值服务的原因之一。

就“嘿客”提供的普通代收服务看,业界最具代表性的尚属“天猫服务站”,由一些天猫签约的连锁便利店、物业公司、社区小店等组成,消费者在天猫、淘宝下单后可以查看地址附近的自提点,选择货到后凭短信通知和密码去自提包裹。据阿里方面2013年底提供给记者的数据,当时全国的天猫服务站已超过1万个,代收货服务品类基本涵盖所有的常规小件货物。

此外,去年下半年,天猫小邮局—“猫屋”也先于顺丰在深圳前海启动。深圳猫屋电子商务便民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戈当时对媒体表示,未来阶段,随着O2O的落地,猫屋的商业模式还可以拓展至服务于百米之内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务,并提供O2O 电商闭环,从而向商家收取一定比例的市场营销费用。“嘿客”某种程度与此类似。

“猫屋”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是天猫和淘宝给予的部分分成补贴,另一方面则是为商家提供从各运输口岸(航空、铁路、公路、码头等)至同城各猫屋门店的配送服务收入。业内人士认为,“嘿客”未来的盈利模式必然包括这一部分。

基于上述已有的新兴“最后一公里”服务尝试,“嘿客”虽然新增了O2O“虚拟体验”,从具体产品设计来看,也特别针对顺丰的物流优势颇具“顺丰特色”,但实际上并非完全首创。“嘿客”首批518家的开业规模在业界看来并不算大,必然也会面临相应竞争。

而要想实现较高的覆盖率,业内人士指出,如何更好地提供配送体验是“嘿客”必须深耕的内容。

多数业内人士强调,“最后一公里”由于社区环境不同以及部分特殊商品的特殊需求,对配送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整个大环境要想统一标准还是很难,现在只能尽量多提供丰富的产品,供消费者和市场选择,“嘿客”注定也不能涵盖所有,只能作为并存模式中的一种而存在。

对于顺丰“嘿客”是否能够成为新兴“最后一公里”的成功典范,多数业内人士持观望态度,“最后一公里不可能是一家企业能够解决的,必须是社会协同。”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