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行业、看市场,只看到当下还不够,你必须能够想象产业10年后是什么样子!”任何时候,曾光安都保持着他一贯“长线化”的思维轴线。过去20年的时间内,他屡屡言中,此次他亦相信自己的判断。
在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看来,目前阶段,行业和中国经济所处的“位置表”一样,正经历着“三期叠加”—即“市场增长速度换挡期”、“行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透支销售消化期”同时带来的考验。身处其中,企业增长持续失速、需求直线萎缩、传统发展模式失效、多极竞争兴起等,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就算走出‘三期叠加’阶段,长远看来,今后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也会比过去差很多。”曾光安强调,“很快,整个行业的大逆转、大重构就会到来。如果2012年、2013年企业依然对此半梦半醒,存有侥幸;那么2014年、2015年我们就必须清醒,必须直面现实。”
事实上,嗅到这股气息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切身经历过完整产业周期、对波动已拥有足够“抗性”的国外公司,已经有所行动。
战略层面,专注工程机械产业与多元探索者,滚动式成长与资本杠杆撬动者,继续开疆拓土与退守城池者,各展所能;产业价值链层面,关键配套体系的深入合纵,就势连横,新赢利点的试探与抢位架构,下游渠道的收编改造,品牌的渗透与突围等,持续加速展开;市场层面,中端延展,用户端的多点互动等亦交错推进。
复杂的外部环境与眼花缭乱的行动之下,企业的护城河正在发生变化,每个参与者的处境都不再绝对安全,地位亦非全然巩固;对决时时箭在弦上。“整个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春秋时代到现在已经结束,战国局面马上就要开始。”
其实内心里,他希望行业的“战国时代”能够更快地拉开序幕。在曾光安的判断中,这将是中国企业最后争夺产业制高点,并最终稳固格局的关键窗口,“包括柳工在内,每个企业都有机会,也都有变数。错过了,就再没有下一次。”
关于“春秋”与“战国”的比喻,其实还隐含着曾光安的另一个推演:今后,行业参与者间的竞争将由过去十几年还算“喜乐祥和”的“春秋争雄”,直接转为“战国称霸”模式;借此,尤其是中国本土企业的阵营也将进一步分化清晰。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
在此,曾光安的具体描述是:十年甚至更短时间内,中国本土企业将形成三大阵营,第一阵营当然是徐工、中联重科和三一;第二阵营则是规模在100-200亿之间的企业,其中包括柳工;再往下则是50亿到100亿规模的企业。除此之外,其他综合型制造商基本上都会被边缘化。
虽然一直以来颇为低调,但柳工的地位和潜力极具想象空间。按照百亿级别划分,除了三大企业之外,多家企业都在百亿规模线上徘徊数年,跌跌落落,进进出出;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真正跨过“百亿元大坎儿”,绝非易事。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是第二梯队领军,不如说柳工是三大家之外的第四极。”柳工内部人士这样看待。
工程机械观察:柳工这么多年来,遇见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曾光安:从成长至今,柳工遭遇过非常多的挑战,比如产品、技术层面竞争者的追赶;比如市场销售层面,比如同行的挤压;比如国际化推进层面;文化、理念、管理制度与流程的融合等等。但这些挑战,都是非常具体的,能够找到最终的、直接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这些有“解”的难题现在看来也都不算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拓展我们的能力边界、管理边界。从规模上看,柳工近年来一直稳健处于100-20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区间,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区间,突破100亿冲向更高规模,需要企业在文化、理念、管理、运营、业务体系构架等方面,实现一个质的变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顺利地向上迈进。
工程机械观察:对于未来,柳工如何思考和定位?
曾光安:在发展过程中,柳工对自身前进步伐的把握得比较从容。在战略选择,特别是“国际化”的坚守与深度推进上,可圈可点。正是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一个“持重”、“稳健”,拥有后发力量的柳工。
不过也恰恰是因为稳健,让我们好像在过去十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失去了一些表现机会。不过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展开一轮新的,“真正以核心实力为基础”的竞争,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企业退出,甚至不乏以往的传统优势企业,整个行业格局也会随之巨变。柳工会努力把握机遇,弥补上一轮的“错失”。
一直以来,在面对世界时,柳工要做的都是真正的全球化,而非国内到国外的“库存转移”。未来,柳工还要继续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拓展、丰富“全球化战略”的内涵。而在具体层面,柳工要做的工作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人才在目标市场的本地化,管理本地化,产品本地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战略的全球收购会越来越多。
工程机械观察:您如何定义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周期与阶段?类似近年来的“苦日子”,行业还要过多久?
曾光安: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即便调整告一段落,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也会在竞争环境、模式、用户需求等关键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为此,企业不仅要学会在低处发展,更要去捕捉未来,顺应未来。
工程机械观察:成长、成熟于土方设备领域的柳工,近年来又将业务延伸至混凝土设备、起重机、矿山设备、移动式破碎筛分等众多细分板块。在外界看来,这些动作跨度颇大。对此柳工的感觉是什么?如何才能控制好节奏和风险?
曾光安:多元化是柳工的重要战略,但“多元”之中,柳工亦有重点—就是以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为核心的土方设备板块。在这个单元,柳工不仅要在中国保持领先,更要尽快融入全球主流阵营。
除此之外,混凝土设备、起重机、叉车、路面设备等支线领域,也是柳工积极寻求突破的重要单元。在保证主要板块稳健发展的同时,柳工会在这些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及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中国混凝土设备和推土机领域,是变数最大的两个细分板块。也正是在这两个市场,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挑战者而言,存在突破的机会。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