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机构Tractica预估,由于使用穿戴装置可在仓储管理上节省大量时间与人工,供应链管理应用将成为未来推进其成长的主要动力。例如利用智慧眼镜与穿戴装置的声控功能,仓管人员只需看一眼预备出货的产品,就已完成扫描;接着包裹资料会显示在显示器上,之后只要用声控指令便能完成包裹出货。市场销售量将由2015年的230万支,增至2021年的6640万支,同期间企业级产品累计出货量可达1.719亿支。
全球货物配送龙头UPS也开始为众多员工配备穿戴装置,并提供第三方供应链管理服务,得以即时传输包括送货、维修历史、以及机器设备使用说明在内的资料,却仍有与现有营运模式尚未充份整合的技术挑战,确保所有穿戴装置彼此相容,以及能顺利连结至公司网络。HTC日前也宣布,将再度携手采用HTC Vive虚拟实境技术的汽车制造商Volkswagen集团与新创公司Innoactive合作,透过Digital Reality HubGroup平台,打造内部生产与物流的虚拟实境解决方案,首度让位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员工在虚拟世界中,跨国与位于捷克物流中心的同事们在虚拟会议室中交换意见。
业者还能利用目前已成熟的条码QR-code、射频识别(RFID)、感测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物联网技术,通过资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环节;未来加入AI、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后,还可让物流系统拥有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使得仓储内部空间设计必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以增加更多IT自动化基础设施;相对的,企业也需要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员工,以担负自动化设备管理、维修任务,或处理较复杂的订单。
从电商巨头亚马逊及美国搜寻引擎巨擘Google大力发展无人机,到有“中国亚马逊”之称的京东商城开始聚焦无人机送货和自动化物流中心的搭建,智慧物流的浪潮席卷而来,已经成为物流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尤其受惠于中国大陆在跨境贸易与电商市场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中国智造”等政策影响下,当地物流业已从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产业。预估到2020年,大陆物流自动化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且可保持每年15%以上的高速成长。
除了初期将使网购订单处理成本至少降低20%,当订单量多达上亿件时,机器人能节省的人力成本就非常可观。包括Kuka AG、Dematic Corp.及RightHand Robotics等自动化技术开发商都都看好这波需求,积极投入发展拣货机器人;美国精品百货Saks Fifth Avenue母公司Hudson's Bay Co.及中国京东商城等大型零售商,也已开始在出货中心测试拣货机器人,号称机器人拣货速度能比人类快50%。
德国顾问公司Roland Berger预测,2015至2025年欧洲商业服务机器人市场将以每年11%的成长率持续扩大。亚马逊近年已开始利用机器人协助仓管,并积极研发无人机送货服务,可见自动化技术已是零售业必然的趋势。
获取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