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硬件比喻成血肉和骨骼,软件就是神经系统——看看植物人就知道软件有多重要了。软件是人员作业管理的关键手段,因此非常重要,是不可以用采购金额来衡量的。硬件系统设计在表面看上去都差不多,也很容易被抄袭,但是真正运行起来,所采用的作业流程、动态调节方式却千差万别,因此系统的整体性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是否对相应行业的作业特征有入木三分的了解,是否具备丰富的软件和硬件知识,至关重要。现代化的库房规模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吞吐量也迅速增长,库房作业模式渐渐从一个人负责一个订单到多个人分工协作完成一个订单,当一个库房每天8h处理几万到十几万订单时(每秒钟完成3~6个订单),这些不同岗位的作业人员必须高效地协同作业才可以完成,而且在个别设备或者人员出现意外情况时,系统还可以自动调整,不至于影响作业——这都需要软件功能支持。
在国际物流展览会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玲琅满目的自动化设备,这就好比装修行业中的各种建材,只有通过系统集成商进行集成才可以真正满足用户的业务需要,而集成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软件。软件就像建筑行业的连接材料一样,将这些模块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整套系统。软件系统也分不同的层级,既有偏向作业管理的系统,也有偏向设备控制的系统,集成商拥有的软件覆盖范围越广,则其集成的系统可靠性越高。可以想像,以每秒完成3~6个订单的速度运行的人机交互系统,需要更为复杂的控制和管理软件系统才可以稳定持久地运行。
有人会问:系统集成商是拥有自己的软件更为得力还是选择其他专业的软件产品更有优势?在我看来,其实竞争从来是差异化取胜的,很难说哪种选择更好,完全参照各个公司各自的竞争优势而定。比如有自己的软件系统,系统设计更加灵活,可以游刃有余,系统的整体性能也可以更好地加以保证。而使用第三方的软件,可以降低系统集成公司的运营成本,给用户提供更为宽广的选择权。具体到KNAPP而言,我们既有自主开发的WMS系统和WCS系统,也可以采用第三方的软件系统。我们自己的软件系统产品品牌是KiSoft,其主要特点是主要面向零拣业务,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模块组合满足不同的系统功能需求,而且是跨平台的,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行业。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该软件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一线品牌用户所认可。
KNAPP的KiSoft软件分为WCS和WMS。 WCS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动态控制,让不同的单机设备和作业人员协同工作,可以应对大吞吐量的零拣业务。WMS主要是模块化设计,上千种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行业的需要。此外,由于采用了向上兼容的系统架构,KNAPP的软件系统可以不断兼容新的功能模块,比如随着图像识别技术的成熟,推出的视觉拣选模块和在线复核模块。
在网络还不很发达的过去,如果将整个人类看成一个生命体,则每个人就像组成低等生物的细胞,不发达的通信使得这个生命体行动迟缓,反应迟钝。但是网络的进步越来越紧密地将个体的人与整个人类社会联系了起来,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生命特征越来越明显,物联网和智慧城市进一步将物流与信息流进行了整合,正如人类的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整合一样,这个趋势一旦开启,则发展不可限量。比如目前的库房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四面墙内的库房了,而是延伸到了送货优化,全流域供应链优化等方面。
未来的软件一定会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以KNAPP公司的产品为例,软件系统实时动态地管理着小到每一个传感器和电机、大到整个供应链,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全面掌控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保证实时高效准确地完成每一个订单。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