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FID技术作为20世纪的十大技术之一,已在工业、交通及物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潜力。但是,RFID必然是一门新兴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近年来,由于受到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型零售商的推动,RFID技术在全球掀起应用热潮,相关厂商纷纷加入对其相关技术及芯片的研究和应用试验中,很多国家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品予以推动。但具体针对服装行业,RFID究竟可以带来哪些帮助,其应用难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单品级RFID是服装行业的理想选择。因为衣物单品通常需要进行大量手工操作,即一人处理一个产品。而最节省成本的方法就是将RFID标签与现有的价格标牌结合使用。该方法在不浪费人工的基础上,将RFID标签挂在衣服上。此外,由于每个品牌持有者通常都会以各自的方式设计其价格牌,因此还必须使用适当的RFID嵌片以配合其外观规格。
由于服装行业的RFID数据采集系统需要与服装管理系统软件接口,因此,在能够将采集数据直接导入服装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求服装管理系统也可将系统数据导出到RFID系统。这就是该行业系统集成的技术难点之一。此外,服装行业对RFID标签的选取也有一定要求,如考虑标签再利用还是丢弃,是否要有金属屏蔽,湿洗和干洗要求等。RFID标签的附着方式可采取:植入服装内、做成铭牌或吊牌方式,或采取可以回收的防盗标签方式等。
目前为止,世界服装知名品牌如GAP、Prada等都通过RFID技术直接受益。通过RFID标签的ID号码对全部库存衣物的尺寸和规格进行管理和分类,一旦收到出货订单,相关人员通过读取设备,马上就可以获知所需的衣物存放的准确位置,从而实现对衣物的追踪管理。
再来看中国的服装企业,对RFID的应用程度远不及国外;不过,也有很多企业开始了一系列的相关探索。如中国某知名男装品牌就通过对物流仓储和成品仓库实施无线管理,采用电子条码识别系统在各专卖店和卖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总部实现了及时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从而解决了该品牌在仓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总体而言,中国的服装企业在资金、规模和意识方面还都相对有限,RFID在该行业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在RFID应用上成功服装企业仍然为数不多。
从当下情况来看,导致RFID技术难以在中国服装行业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成本过高。成本主要来自于阅读器和芯片,特别是后者的成本一直是RFID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之一。对于我国一些中低档服装品牌来讲,其高达数元钱的价格很难被接受,不过这个问题有可能伴随技术的进步和RFID用户的日益增多而有所改善。
2.技术不成熟。主要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与成熟的条形码技术比起来,RFID标签在实际应用中的识别准确率较低;二是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RFID技术的投资受标准冲突和技术改变而带来很大的风险。
3.所需软硬件不具备。RFID本身只是一种识别技术,其效能的发挥需要一系列软硬件技术和设备的支持。然而,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各大供应商和用户对相应支持设备的投资力度还明显不够。
相比于国外,在服装行业使用RFID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生产时贴上RFID标签,但这可能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除非从工厂至所有分销点均采用RFID,否则在生产时就很难区分是否是有RFID工厂的货物,除非是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都整体部署RFID,否则极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困难。而相对于中国服装企业,无论是在资金规模、销售能力,还是营销技术、管理方式上,都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企业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低。而应用RFID需要有一套成熟的信息系统,使其能够管理起整个的供应链。
为了能让RFID技术成功且成熟地用于中国服装企业的生产、配送及零售等各个环节,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用惧怕,只要态度正确、应对妥当。希望在行业里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将“危险”合力转化为“机遇”,将宝贵的经验不断积累,最终成为“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RFID技术解决方案的引路人。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