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邮政快递报社主办的2017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于9月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连接·聚变”,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出席并致辞。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
今年上半年,我国快递业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好、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良好态势,新动能集聚不断增强、新技术应用不断加快,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1-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5.2亿件,同比增长30.3%,尤其进入二季度起更是进入了日均快件处理量超亿件的时代。
刘君指出,随着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如何高质量的、高效率、差异化、个性化的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比较便捷的送到用户手里,这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主攻方向。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快递末端服务集约化、智能化、社会化发展。发展模式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变化。第二,要创新我们的监管理念。通过我们的努力,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社会动力,利用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解决好快递末端问题。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君: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再次与关心和支持中国邮政快递业发展的朋友们齐聚一堂,我们共同来研究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问题。在此,我谨代表国家邮政局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这是第三次也是第三届末端峰会,前两届取得很好的成效,我也相信这届在大家努力下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
今年上半年,我国快递业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好、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良好态势,新动能集聚不断增强、新技术应用不断加快,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1-7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5.2亿件,同比增长30.3%,尤其进入二季度起更是进入了日均快件处理量超亿件的时代。按照各位专家或者外部一些学者的判断,我国快递业正处于转型提升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由做大到做强加速发展期,在蜕变过程中,确实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有机制的障碍,同时,也有一些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我们感觉最现实、当前相对来讲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面对的主题,关于“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也是近年来尤其今年年初以来在行业发展中所暴露相对比较突出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觉得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一个相对详实的讨论,对快递末端这个问题怎么认识?我考虑是不是有这么三点基本的看法:
一是快递末端问题是快递发展中必然的经历。中国快递业从2010年的10亿件发展到现在的400亿件,在快递业务量飞速增长的同时,行业发展必然会累积和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解决好“末端”这一表象问题,很大程度上就破解了寄递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与动能。同时我也相信,由快速发展带来的快递末端问题,也必然要通过发展,特别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解决。
二是快递末端问题是社会化的问题。这些年,伴随着快递业务高速的增长,现在每天快递业服务2-3亿用户,每天有近300万快递员工在不同领域作业,每天有几十万辆的各种快递车辆在运营,我感觉这些要素是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同时,我也感觉快递末端所暴露或者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社会化的问题,快递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这些问题或者这些问题的破解,一方面需要在座的共同努力,同时,确实需要社会资源的支撑保障。
三是快递末端问题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快递服务的实质是递送服务,递送的能力与水平,尤其是如何面对面把邮件、快递递送到客户手里,这个水平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是核心竞争能力的展现。随着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如何高质量的、高效率、差异化、个性化的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比较便捷的送到用户手里,这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也是主攻方向。
我们所面临的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是抽象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行业发展当中必须要破解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同时,要充分调度我们企业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发展问题。
对于“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确实也是国家邮政局在顶层设计包括工作推进当中作为重中之重的一个核心问题来加以谋划、来加以推动解决。从国家局的角度来讲,我个人感觉主要有两方面工作: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快递末端服务集约化、智能化、社会化发展。发展模式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变化,原来的服务方式跟现在服务方式肯定不一样。接下来问题来了,我们要寻求可持续发展,一定在末端服务模式上提出巨大变化。第一方面,我们要提升快递末端集约化发展水平,所谓的集约化发展水平,我们快递业要在量快速增长过程当中与我们的城市、社会发展寻求一种最大的匹配,在资源供给方面和发展速度要相辅相成,这就推动我们要谋求巨大变化。集约化是一个方向,集约化的目标是提高效率,是减少资源占用,是降低我们的成本。从集约化方向来讲我们也在不断的实现。接下来,我们可能在策划从数据中心到城市平台的集约化配送,现在法人企业不断增多,品牌企业也几十家,甚至是每个品牌企业都要组织建立自己的平台,是不是每个品牌企业都要有自己的通道?集约化是以后的方向,不仅末端平台要集约化,同时我们的渠道也要不断的集约化。
二是智能化,按照国内大佬和专家所说的,现在快递越来越信息化,现在从每一件快件的产生到整个流转过程当中,我们严厉在信息导引之下,飞机往哪个方向飞,我们汽车、火车往哪个方向运递,我相信末端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靠信息化。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基于信息化、基于数据资源来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解决末端信息支撑问题。现在要寻求一种数据的上下游、前后端信息通路,通过数据信息导引提升投递的精准度。前两天到广东调研,我到了一个企业,他跟我讲以前快递员进小区找哪个楼、找哪个单元、找哪个用户很困难,现在用大数据,精准的判断的用户位置,以最短路、最低廉的成本把邮件送到客户手里,这实际上是一个简单方式。实际上我们现在智能箱也好,包括现在无人机也好,都是建立在数据支撑下,我们看的很清楚,未来解决末端的问题,核心在于数据支撑。我经常讲末端建立投递平台,我们缺的是数据,怎么能够比较精准的全方位的支撑到我们。这是我们努力方向。
三是社会化问题,刚才我讲快递末端问题是一个社会化问题,社会化问题怎么解决?确实应该寻求社会化方式。在提升社会化水平基础上,我们追求各方面要素在快递领域汇聚发展,鼓励快递业及相关领域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快递业同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打造快递末端平台为城市、社区综合服务。确实这几年在社会化方向上,我们推的比较快。破解快递“最后一公里”末端问题,首先我们要变化,在服务方式上寻求最大变化,要向集约化、智能化、社会化方向推进。这是第一点意见。
第二,要创新我们的监管理念。通过我们的努力,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社会动力,利用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解决好快递末端问题。我们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意见,在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维护消费者权益基础上采取包容的态度释放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个人理解快递业审慎包容的发展态度或者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有两方面要素,一个是要指明方向,战略上往哪个方向,要有利于发展,要促进发展。包容、审慎就是要促进发展,就是要解决我们的问题。第二个要素,要守住底线,包容审慎在很大程度上也叫守住安全多底线,包容审慎是非常重要的,对快递业发展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这就是顶层设计。
接下来,对我们来讲如何把包容审慎更好的落地?更好的付诸实效?接下来,要通过快递法规和规章,借鉴先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属地化解决车辆通行、进校园难、进社区难、进机关难现象。这些年来,对于快递车辆的问题,包括“三进”问题确实比较重视。要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这几年通过国家局不断努力,在车辆通行方面我们推出了行业标准,接下来还有国标或者更高层次的标准。回过头来讲,再高的标准也需要落地,因为一个城市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这是属地化问题,这是地方的事权,即使有强制标准,在地方能不能执行还是个问题。对我们来讲,我们要有很好的模式,比如三轮车,首都北京如果能解决,我相信其他城市、其他地区也能够很好解决。进校园,现在已经超过90%。我们进社区,我们进楼宇,现在不断创新,尤其是借助社会力量不断创新。我们现在共同努力,一个是通过法律法规加以推动。
接下来,我建议地方利用法律资源,在推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做一些实事。接下来,我们要补齐信息数据监管规则短板,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打通前后端数据通道,用数据来提升末端的服务实效,需要数据支撑。我们还要按照共享发展的理念构建便捷高校的末端服务网络,坚持不懈的解决好我们的服务问题,基本消灭末端摆地摊乱像,要改善消费者的用户体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推进快递业绿色低碳环保发展,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的应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全面推进包装材料绿色化,扩大可循环、可降解材料使用范围,减少有害材料过渡包装,促进行业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以上是我的两点建议,一个是在发展模式上,我们要向智能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接下来,在监管理念创新方面,我们要利用好政策,要使现有政策不断落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包容审慎的原则,更好的创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18
2024-11-15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18
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大环境整体上还处于经济紧缩的状态,但品牌历史悠久的起重行业翘楚——科尼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把工作和规划做到前面,在低迷中寻找商机,在新行业中挖掘生机,无论产品销售还是工业服务都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态势,这不仅得益于对市场环境的准确判断,也是对自身业务的良好布局。听科尼集团东北亚区总裁陈清波先生谈时局,聊创新,话低碳,看未来,不仅是一种工作分享,更是一种高价值的思维启迪。
作者:何发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