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遇的经济转型,热度空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及网络化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而我国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智能制造是必经之路。而物流作为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企业物流体系的升级创新对于实现智能制造来说尤为重要。
传感器、RFID 和机器视觉作为感知层次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对仓库货物配送、入库、出库、移库和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地数据采集,保证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和在途的真实数据,能够合理地保持和控制库存。
云计算、大数据、3D SCADA工业互联网技术撑起网络层次“一片天”。企业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自身直接与终端用户、供应商进行信息对接,从而实现所有数据信息互通互联。
在执行层次机器人解决方案更为重要。采用SLAM 视觉控制技术的AMR 能够精准迅速地整合大量环境信息;模块具备强大的兼容性能,结合更多传感器按需增减外置设备,实现终端智能;AMR 方案对场地适应性更强,设备更智能,且对场景变化等更加应对自如。高效、稳定的AMR 方案,使施工部署时间更短、运维成本更低也更容易。
根据用户特殊需求所设立的系统集成及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是企业在应用层次的“必胜法宝”。近年来,一些制造企业在物流中心改造中应用了自动化立体库(包括托盘式自动仓库、miniload、多层穿梭车系统等多种形式),替代平库,用于零部件排序暂存。自动化立体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利用率,提高存储效率,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
除此之外,物联网和5G 技术的成熟,也逐渐应用到物流仓储的智能制造之中,这使企业技术、生产效率、节能环保等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我们相信,在智能制造的发展浪潮中,物流装备企业会不断开拓进取,奉献自己的力量。
声音VOICE
仍需重视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1 年,原材料工业系统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成效,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原材料工业在全要素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绿色低碳水平、新材料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全系统要审时度势、加强研判,着力研究新课题、谋划新路径,加快促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
评论
加载更多